齐国伐楚的表面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多图】( 二 )

下面来复盘一下屈完是怎么完成这次外交的 。www.br />2677年前的一场外交发言,完美展现大国发言人水平 copyright /font>
两军阵前,刀枪剑戟,但有使者议和就必须按照礼仪接见,虽然那是个“礼乐出诸侯”的时代,毕竟大家还以尊崇礼仪为荣,外交方面就更是如此了 。https://www.br />


齐国伐楚的表面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多图】
文章图片
屈完神态从容地步入联军大营,见到齐桓公,施礼之后,面带微笑,不疾不徐地说:“君王您远居北海,我们楚王自居南海,天远地隔,简直是牛马怀春各不相干 。想不到您不远千里兴师动众地来我们这地儿,到底为了什么啊?” https://www.br />这话说得幽默之极,现在我们说“八竿子打不着”很通俗直白,但是没啥文化内涵 。说“井水不犯河水”稍微高级一点,但也挺好理解 。说“风马牛不相及”,也是一个意思,就是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但明显地,这个“风马牛不相及”好像更文绉绉,其出处就来源于屈完的这番话 。内容来自br />
有人说“风”是走丢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的意思就是你们齐国和我们楚国差那么远,就是牛马走丢了,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 。copyright br />
如果这样解释就太一般了 。内容来自/font>

齐国伐楚的表面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多图】
文章图片
另一种解释,“风”是指牛马发情,“风马牛不相及”意思是马就是发情了也不会找牛,同样牛发情了也不会找马,你们齐国和我们楚国各干各的事,你在北方称霸,我们在南方称雄,有啥相干呢? copyright br />
诸位您仔细品品这几句话,是不是在插科打诨之间又义正辞严?其态度不卑不亢,亦庄亦谐,语调里透着轻松与自信,径直指齐桓公师出无名,拷问他挑起战争的合法性 。copyright br />这是柔中带刚的“严正抗议”啊,2677年的这位楚国发言人,当真让人感受到了发言人的水平 。今日新鲜事br />想象一下当时齐军大营里的这场外交辞令,楚国发言人是说说笑笑间说出了这妙不可言的一段话,决不是面孔生冷、语调生硬、扎着架子吵架的模样 。[985424.com]
管仲回击楚国发言人的精彩发问 https://www./font>
面对这尴尬的场面,联军中其他国君和将领们面面相觑,人家楚国说得对啊,齐国联合大家出兵攻打这两个国家不合适啊,打仗要奉王命匡扶正义,否则就算师出无名 。www.br />随同齐桓公伐蔡攻楚的管仲可不是吃素的,马上回击 。[985424.com]
在西周刚开始成立,分封诸侯时,开国功臣姜太公被封于齐国,就被授予了替周王室征伐诸侯的权力,所以齐国出兵打谁都算是替天子出面,这就是奉王命 。copyright br />为了说明师出有名,管仲继续找借口,说楚国好多年都没有给天子进贡了 。今日新鲜事br />楚国是子爵国,地位低进贡就少,也就是象征性地进贡些地方土特产,像什么橘子、柚子之类的,还有一种特殊的茅草,在周天子祭祀时要用那种茅草过滤酒 。[985424.com]
楚国不进贡橘子、柚子是目无天子,不进贡香茅影响天子祭祀就是大罪,因为那个时候,“国家大事,在祀与戎” 。https://www.br />管仲继续发挥自己的好口才,说当年楚国对周王室不尊重,还动不动欺负周边的诸侯国,周昭王御驾亲征来收拾这个蛮夷小国,最终被楚国人暗算,死在楚国,这次齐国率领诸国就是来讨伐叛逆的 。br />管仲这两条理由说出口,虽然翻的是陈年老账,但也站在了道德制高点,说得楚国理亏词穷 。尽管那个时候很多诸侯国都不给周天子朝贡了,但楚国自己确实也做得不好 。[985424.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