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宦官能废立皇帝,他们的权利为何能如此之大?

宦官是我国一个特殊的群体,历朝历代的宦官都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一些朝代甚至出现了宦官权臣废立皇帝的现象 。[985424.com]
宦官问题,向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 。历朝历代,能处理好这个问题的并不多见 。明代的宦官尽管不如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的宦官气焰凶、势力大,也不像汉唐的宦官那样,能把当朝皇帝的立废生死都操控在自己的手中,但是,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 。br />
明朝的宦官能废立皇帝,他们的权利为何能如此之大?
文章图片
自永乐朝起,宦官逐渐得势,直到明思宗缢死煤山,二百多年间,宦官们熙熙攘攘,你去我来,活跃在朝堂之上,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甚至出现“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这样颇为奇特的历史现象 。copyright br />明代的宦官,最初除了做奴才的份儿外,没有更多的权力可言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雄才大略,戎马一生,为朱家子孙们争来了天下 。他亲眼目睹过元末宦官的危害,下决心从根本上铲除宦官干政的一切可能性 。今日新鲜事/font>
洪武十年(1377年),有一名老太监,完全是出于一番好意,指出公文中有明显的错讹 。朱元璋明知太监说得对,仍然立刻下旨将他逐出皇宫,遣送回原籍,原因是这名太监“干政”了 。内容来自br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特意铸了一块铁牌,悬挂在宫门上 。铁牌上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这时候,宦官的权力跌入了历史的低谷,不仅不允许干预朝政,更不能与官吏串通一气,甚至连置产业的权力也没有 。[985424.com]
到了明成祖朱棣手中,这道铁的纪律起了一个微妙的变化,他不但不再警惕宦官,而且开始把宦官视为心腹,当作控制外廷大臣的一股重要力量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被悄悄地改为内臣不得擅自做主 。[985424.com]
朱棣之所以任用宦官,委以大权,是因为在夺取皇位的“靖难之役”中,他靠勾结受建文帝压迫的宦官而掌握了建文帝的动向;在围攻南京时,又与宫内的宦官里应外合取得了胜利,登上了皇帝宝座 。因此,朱棣上台后,害怕会有失意的宦官像出卖建文帝一样出卖自己,所以不惜背叛祖训,拉拢宦官 。而朱棣自己的宦官,如狗儿等,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得非常勇猛,率军与南兵对冲,为朱棣在战场上立了功 。br />
于是,明代的宦官悄悄地迈开了问鼎权力巅峰的第一步 。朱棣孙子宣宗朱瞻基采取了一项措施,在宫中设立“内书堂”,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宦官学校 。本来学书习字,传授知识是好事,但这却无意打开了葬送大明朝的潘多拉魔盒—这些太监们时间充裕又无青春期烦扰,明古今、通文墨,如虎添翼,更能在关键时刻运用筹算智诈,欺君作奸 。copyright br />至英宗朱祁镇时期,宦官权力进一步扩张,开始握有典兵之权 。朱祁镇即位时年方九岁,还是一个只知道玩乐的顽童,太监王振带着他游玩,他对这个鬼点子层出不穷的大玩伴十分敬佩,尊称为“王先生” 。王振利用朱祁镇的信任假传圣旨,总揽朝政,没有人能控制他,他不但成为太上宰相,而且成为太上皇帝 。朱祁镇成年后,皇家教师刘球上奏章劝朱祁镇亲政,王振认为是讥讽自己,把刘球逮入锦衣卫诏狱,乱刀砍死,尸体肢解,抛掷荒郊 。/font>
明朝的宦官能废立皇帝,他们的权利为何能如此之大?
文章图片
朱祁镇即位的第十五年,蒙古瓦剌部落向东推进,对中国北部边疆发动攻击,沿边城堡相继陷落 。朱祁镇召集大臣商量对策,王振力排众议,极力主张皇帝亲征 。他把战争看成儿戏,认为有权就有战斗力 。诏书颁下后的第二天,朱祁镇即行出发,因仓促间没有准备,半途上已有军士饿死,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大军到了大同后,王振还要北进,可是派出去的几个兵团先后溃败,军心大乱 。镇守大同的宦官也提出警告,说不但不可北进,而且连大同都危在旦夕 。王振不得已,下令回京 。走到距居庸关30公里的土木堡时,瓦剌追兵已至 。兵部尚书邝野请求英宗急速入关,但运送王振搜刮到的金银财宝的车队还没有赶到,王振坚持等候 。邝野再三要求迅速撤退,王振骂道:“军国大事,你懂什么?”把邝野逐出营帐 。很快,瓦剌骑兵合围,大呼:“投降免死!”王振这才发现权力也有不管用的时候 。禁卫军官樊忠悲愤交加,用铁锤把王振击杀 。明军全军覆没,樊忠战死,朱祁镇成了阶下囚 。这就是“土木堡之变”,为大明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