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深圳房价暴涨真实原因【多图】( 三 )


盖了这么多写字楼,其实根本没人用 。2020年第四季度,深圳写字楼的空置率达到了29% 。高企的写字楼空置率,以及华为等企业的外迁,被作为深圳经济脱实向虚的证据,但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深圳写字楼确实有不少是服务于金融,尤其2018年之前,深圳大量的豪华写字楼租户,都是P2P等金融诈骗公司 。但别忘了,深圳无数制造业、高科技创业公司也都受益于供应过剩的办公场地 。有多少远销全球的电子产品,都诞生在外表平平无奇的深圳写字楼里?没有人比深圳中小企业更懂得商业用地的价值 。所以,拿房价问题来说深圳"脱实向虚",完全是找错了靶子 。br />四、制造业悖论 https://www.br />理论上说,制造业能提高中下层居民收入,有益于老百姓买房 。对深圳"脱实向虚"的口诛笔伐,看上去让你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但现实往往存在大量悖论,恰恰是深圳对制造业的过度扶持,让你更加买不起房了 。copyright br />
为什么这么说? 内容来自br />实际上,深圳在过去四十年始终是"工业立市"的典范 。2019年,深圳的二、三产比重大约是四六开,二产占比远高于北上广 。最近几年华为等大企业的外迁,也让深圳政府非常焦虑,正想尽办法加大对工业的支持 。而地方政府最得心应手的产业支持手段,就是供地 。www.br />在土地拍卖制度下,拍卖溢价率可以大致反映土地供应的紧缺程度 。从上图可以看到,最近几年,深圳工业用地的溢价率一直接近于零,说明供应非常充足 。大家去龙岗等工业区看一看,就能感受到深圳在这方面有多大方 。住宅用地的供应,却在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中受到进一步挤压 。从2012年起,深圳每年的新增土地供应主要来自旧城改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把落后的旧工业区拆除改造,简称"工改" 。今日新鲜事br />"工改"过程中,原本有一个做法是把"普通工业用地"(M1)改变为"新型产业用地"(M0),后者允许在产业园内配套建设商业、公寓,这是深圳新增住房的重要来源 。然而,为了应对实体经济的不断外迁,扩大工业工地面积,深圳拿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 。2018年8月印发的《深圳市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严禁在工业用地中安排成套商品住宅、专家楼、商务公寓,直接切断了这条增加住宅的途径 。https://www.br />2019年11月,深圳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这比上海整个"十三五"期间的新增产业用地都要多 。更直观一点说,深圳2021年的住宅用地供应计划是363.3公顷,相当于3.63平方公里,仅仅是上述产业用地面积的十分之一 。在产业用地的挤压下,根据深圳2035规划,未来15年,深圳新增的商业住宅都不会超过70万套 。今日新鲜事br />
深圳,真的需要这么多制造业吗? https://www./font>
要说中国需要制造业,肯定是正确的 。可是深圳本身面积狭小,要么把占地过大的制造业转移到周边地区,要么干脆扩大深圳辖区面积,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www./font>
五、反思城市增长模式 www.br />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深圳土地供应的结构性问题,是房价泡沫的根源 。br />国家有一条城市土地开发度不超50%的红线,而一个城市如果造多了工业园区和写字楼,自然就会导致深圳如今已经没有新增土地可以供应的局面 。当然,国家也在统一考虑和解决这个问题 。去年,国务院发布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大幅放宽了深圳土地供应的自主权,其中就包括二三产业用地可以混用 。这无疑为解决深圳房价问题开了个好头 。[985424.com]
而我们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是想引起一些对于中国城市增长模式的反思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周黎安曾经论证,中国地方官员之间存在一种"晋升锦标赛"的选拔机制,晋升速度与当地GDP增速有明显相关关系,这是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张五常教授津津乐道的"县级竞争"的中国模式 。www.br />有利就有弊 。[985424.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