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腾讯长短视频深度整合,微视不下牌桌( 二 )
有外部观察者表示,微视在去年也开发出类似“蚂蚁呀嘿”这样的对口型玩法,“这个技术是在国内其实是微视先做的,但抖音的声量比在微视大很多,UGC也玩出了更多玩法。”
“这些技术能力并不能(在微视)发挥到最大的声量,给用户带来最好的体验,这都是非常明显能看到的问题。”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眼下微视有点像《神雕侠侣》里的张君宝,内功深厚,若再练套功法就能把内力发挥出来,或能给PCG的视频板块带来大助力。
毕竟,这些能力,不仅微视需要,腾讯视频也需要。而后者在流量侧,在获客能力方面,已有明显优势。
与此同时,视频号的崛起,在短视频赛道上也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微视的压力。
长短视频融合,融合的是什么?
在长视频领域,腾讯视频的地位已经站稳。只是过往这些年,技术上的确有欠账。
今年4月15日,腾讯PCG公布微视与腾讯视频、应用宝整合,组建OVB,腾讯视频、微视双端仍保持独立运营,腾讯副总裁孙忠怀、林松涛分别出任该BU的CEO和总裁,均向腾讯COO、PCG负责人任宇昕汇报。
彼时,腾讯的官方说法是,此举将长视频的内容资源与短视频的技术能力、渠道分发功能结合,商业化能力打通。
而借助微视成长出的能力,腾讯视频也在进行一场基因改造。腾讯视频app已经逐步变成聚合短长视频的全量内容平台。
此前,腾讯视频是典型的三角地模式,上面满布一个个banner位,类似于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货架展示。在这样场景中,对于用户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没有足够的推荐引导,消费内容的门槛太高,入口多且深,导致大量内容到达不了有潜在需求的用户。另一方面,平台还需要用精华片段、评论等外部引流的方式,吸引用户到平台观看。
改造中的腾讯视频,增加了短小视频的内容,也能利用到微视所积累出的视频理解、推荐、工程化管理内容等能力,给用户创造更多的观看和停留理由。
至今,腾讯视频都是典型的内容玩法驱动的平台,它类似于一个内容更为丰富庞杂的超级电视台,生产方式也与传统电视台相近。其模式在于靠爆款剧、爆款综艺来拉动流量,短时间内引发用户关注。只是一旦剧集结束,就会出现巨大的流量下滑。
用户来长视频平台观看的目的非常明确,除了看剧之外没有停留在app中的强动机,通过渠道做增长的方式对它的作用并不大。
而短视频平台则是渠道玩法驱动,用户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他们预期的是出乎意料的刺激或惊喜。或者说,用户来是冲着短视频产品本身来的,而非冲着某部剧、某些特定内容来的。
相应地,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产品找渠道、做增长,花钱买用户的性价比就要比长视频平台高不少,尤其在它有了规模优势之后,增长飞轮就走入了正循环。
过去三年,微视不断尝试在用户侧进行差异化竞争,试图给微视用户提供一个来刷微视的刚性理由。但在短视频赛道上,微视的差异化还不够足以 ‘刚’到让用户一定要专门来微视的app。
基于以上两类产品的区别,PCG正试图找到一条既能发挥腾讯视频内容优势,又能发挥微视渠道能力的第三条道路。
而这项探索任务,目前更多落在了腾讯视频之上。
此前,由于先天禀赋,内容为先的腾讯视频很难自然长出来类似抖快的能力。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内容生产已经不单单是“创意加流程”的工作,更多地与产品、工具耦合在一起。很多时候,产品即内容。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
- 直播间|资源砸进去,视频号直播带货今年能“起量”吗?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超级会员|腾讯QQ音乐内测版上线超级会员!年卡348元
- 腾讯三家公司|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起诉|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