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女员工被侵害,阿里最该反思什么?( 二 )


去年4月17日,蒋凡因桃色新闻陷入舆论危机,阿里集团廉政部为此成立了特别调查组,在其后来的通报中,认定蒋凡与如涵电商、张大奕所有淘宝、天猫店铺的经营活动无利益输送行为。
但阿里对蒋凡的处罚被外界认为不痛不痒:取消其阿里合伙人身份、记过、职级从M7(集团高级副总裁)降级到M6(集团副总裁)、取消上一财年所有奖励。
低阶员工因抢月饼迅速被重罚、低阶员工被中层侵害两周公司内部不在乎、不作为,而高层深陷桃色新闻却仅仅是“罚酒三杯”。
难道阿里在价值观面前:低阶员工可牺牲,高阶员工可纵容?
02捷径内卷冲击价值观在受害者的文章中,除了控诉上级强奸之外,同样让人无比意外的是,曲一乃至他的领导阿甘默许甚至纵容以性贿赂的方式和一些商户谈业务。
受害女员工称,事后职级P8的阿甘在与她沟通时曾称,(此次事件)都是业务性质的问题,经常要出差,他早就知道要出问题,为此还有意识只招男生不招女生。最后其反问受害女生,“你觉得不喝酒,济南华联和一些北方的商户,以后的业务能谈下来吗?”
这句话点破了长久以来存在于商业环境中的潜规则。而这种潜规则也在内卷,本来也就是吃个饭、喝个酒,慢慢上升到KTV唱歌、开房性贿赂。
对于别的公司来说,可能不接受潜规则,是真的无法谈成合作。但是店大如阿里,还要采取这种不体面的手段拿订单,是因为不这样做就谈不下来业务吗?
受害者和曲一所在的淘鲜达,隶属于阿里巴巴同城零售事业群。淘鲜达以手机淘宝作为线上入口,为入驻的超市、零售连锁店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产品解决方案。消费者可以在网上下单,从周围3—5公里的超市购入货物,可以选择1小时到家或者自提服务。
也就是说,线下的商家通过入驻淘鲜达多了一个线上销售的渠道,比自建网上销售系统在获取流量方面更有优势。
这样的合作不采取潜规则,就没有谈的空间吗,就推进不下去吗?不是,只是因为更容易谈而已。
【 价值观|女员工被侵害,阿里最该反思什么?】对于阿里来说,这种非市场化的手段不是必须接受,而是一种捷径。
捷径意味着这么?意味着效率。意味着承接业务的人不需要在业务层面做到更精细、服务方面更完善,意味着相同的时间段里,整个业务部能有更高的产出,负责的人能获得更高的金钱及公司地位方面的回报。
现在的阿里也的确需要这种效率。
8月3日,阿里巴巴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财年Q1(即2021年4月—6月),阿里的营业收入为2057.4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同比增长33.81%,这一增速几乎与上一财年同期持平,但现在的增速是将高鑫零售并表后得到的。
更焦虑的是,阿里的基本盘淘宝用户已经见顶,后续增长乏力。2021年6月,阿里的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9.39亿,单季净增加1400万,全国人口14亿人,国民级APP微信的月活是12亿,9亿多的月活已经越来越逼近天花板。
把时间拉长来看,阿里零售市场的年度活跃用户的增长已经在2%上下浮动,再往上涨太难了。
为了获客和增加用户粘性,阿里付出了极高的代价。Q1,销售和市场费用几乎翻倍,除去股权激励带来的部分,达到了262.23亿元。
显而易见的是,淘系业务已经陷入增长瓶颈。
美团的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曾提到,当一家企业发展入进瓶颈期时,可能会因为追求一个不符合这个业务该有的利益而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
此时,用新业务的增长来满足员工、满足资本的增长需求,可以避免老业务陷入戴维斯双杀以及用户口碑恶化的境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