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把慈禧太后称为老佛爷呢?她信佛吗?【多图】
我们在看还珠格格的时候,可能会被误导,觉得老佛爷就是皇太后的代称,其实历史上使用老佛爷这一称号的人并不多,从后金到晚清,老佛爷这个词几乎代指的就是慈禧 。
文章图片
慈禧太后,因实际执掌清朝政权47年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特别是加上“老佛爷”的称号,更使其增加了几分威严和神秘 。所以,慈禧太后为什么被称为“老佛爷”、 什么时候开始称她“老佛爷”、是谁最先称她“老佛爷”,以及这背后的政治原因等问题,一直是人们议论的话题 。但清宫档案证实,过去各种说法均是误说、传说或戏说,与历史的真实相差甚远 。
种种说法
自清末到现在,对慈禧太后被称为“老佛爷”的原因,说法有多种 。
1、拜佛坐禅说 。《清朝野史大观》载:“孝钦后政暇,曾作观音妆,以内监李莲英为善财,李姊为龙女,用西法照一极大相,悬于寝殿 。宫中均呼以老佛爷 。”也就是说,因慈禧太后曾经扮观音照过一张很大的相片,悬挂在寝宫之中,从而宫中上下才皆称呼她为“老佛爷” 。此说后来曾被清史研究者作为正说经常引用 。
2、有人加号说 。也叫做李莲英首称“老佛爷”说,这也是民间流传比较广的说法 。其说又有两个版本:一说是因为有一年北京大旱,慈禧太后与朝廷官员向如来佛祈雨,只三天雨就来了,李莲英便趁机恭维她好像佛爷一样灵,此后,“老佛爷”这个称号便不胫而走,传遍宫廷内外 。另一说是光绪初年,慈禧太后想二度垂帘听政,但又担心自己威望不能服众,李莲英看在心里,便令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后面按照她的模样塑造了一尊佛像 。佛像建好后,慈禧太后来到万寿寺,李莲英带头喊了一句“老佛爷到!”其他人员也当即伏地高呼“恭迎老佛爷!”自此,不仅“老佛爷”的称呼从万寿寺传遍京城,慈禧太后再度垂帘听政也心安理得了 。
3、沿蒙古习俗说 。清末民初文人王无生在《述庵秘史》中说:“宫中称老佛爷,沿蒙古俗也 。”
4、自加徽号说 。蔡东藩在《慈禧太后演义》中说,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自加徽号,令承值人员等称他作老佛爷,或称他作老祖宗” 。
5、帝后徽号说 。王浩元在《清宫秘史》中说,“老佛爷三字,乃是满人尊称帝后的徽号” 。
以上几种说法,不管是被加称号说还是自加称号说,其共同点是,都认为慈禧太后称“老佛爷”的时间在光绪年间,最早在光绪初年二次垂帘听政前,最晚在光绪三十年(1904)左右她照扮观音像之后,或“折中的一种说法,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即光绪二十年) 前后” 。不同点则有二:在原因上,一种认为是因慈禧太后信佛或因垂帘听政引起,一种认为是满蒙习俗所致;在首倡者是谁上,一种认为是李莲英,一种认为就是慈禧太后自己 。
升平署档案中的记载
清宫档案中有不少称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记载,如“老佛爷进药底簿”“老佛爷漱口方”“老佛爷戏曲档”等等 。而最早记载她为“老佛爷”的档案,是在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升平署档案”中 。
升平署,是清朝管理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成立于康熙年间,初名南府,署址位于南长街南口路西,道光七年(1827),改称升平署,1924年溥仪出宫,升平署随之解散 。
当时该署档案流入社会,被学者朱希祖发现后购得,共1803件册,后来,朱先生将这些档案全部转给北平图书馆 。2011年,国家图书馆将这些档案汇编出版(见图1),其中包括:恩赏日记档;旨意档;恩赏档;差事档;知会档;日记档;花名档;散角档;分钱档;白米档;库银档;银钱档;颜料纸张档等 。这些档案,详细记录了清代宫廷中帝后们关于戏曲的谕旨;宫中每次排戏、演戏、安排角色的情况;清朝帝后给演戏人员的赏赐情况;升平署人员的招纳裁减、升奖惩处、当值请假情况;各项钱粮花费情况等等 。
推荐阅读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colin|深扒元宇宙:一个世纪前的科幻概念,为何今天大火?
- 满大街|满大街都是餐馆和药店,终于明白为何欧美国家不扶持电商发展
- 贝佐斯|?美国打造的“神器”,为何到中国后沦为笑话?
- 天津|天津为何要做全员核酸 张颖:病毒可能已潜伏15到21天 源头非常不清晰
- 发达国家|为何越发达的国家,越不支持“电商”?看到路边的街道就清楚了
- 元宇宙|元宇宙或迎“终极形态”?马斯克为何如此力挺脑机接口技术
- 退回|买家退回连体裤称没穿过,却为何出现一片污渍?网友:去验下DNA
- sSaaS营销,为何会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