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陇军事贵族为何能主宰四百年的王朝呢?( 二 )


正是在六镇起兵时,宇文泰的父亲宇文肱拥有了自己的势力 。后肱战死,宇文泰因“与岳有旧,乃以别将从岳 。”之后“万俟丑奴作乱关右,孝庄帝遣尔朱天光及岳等讨之 。”泰“遂从岳入关 。”贺拔岳也是武川镇将出身,其父拔度“性果毅,为武川军主” 。永熙三年,岳为侯莫陈悦所杀 。其后宇文泰被岳部拥戴为帅 。
宇文泰不仅是贺拔岳的左右手,而且也是这个集团中的核心分子,所以在贺拔岳死后由宇文泰领导这个集团,并不是偶然的 。”此后,宇文泰败杀侯莫陈悦,尽取关陇之地 。是年十二月,宇文泰又鸠杀了西逃入关的北魏孝武帝,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 。自此,宇文泰掌握了西魏的军国大权,而随之入关的武川军官的地位因此水涨船高 。
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有两大特征:一、“融治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二、此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 。八柱国和六军实际上是仿照鲜卑八部、八国之制与周官六军之制设立的 。府兵制的建立使府兵将领与土地发生了关系,从而成为关陇地区的豪族,而关陇贵族集团也因之最终形成 。
陈寅恪先生说:“宇文泰以鲜卑部落旧制为依归,建立有贵族性质的府兵制,改易府兵将领的郡望与姓氏,并使之与土地结合,是要建立起一个足以与东魏、梁相抗衡的强有力的关陇集团 。”是很有道理的 。而作为关陇集团核心的八柱国家,也开枝散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 。”到了唐时,时人仍有“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云”的感慨 。
关陇贵族集团的最终形成,与府兵制的建立息息相关 。而集团内部核心人物间确立的姻亲关系,则更加关陇集团的凝聚力,保持其势力在之后的百余年时间里一直长盛不衰 。这其中的代表便是独孤信 。
独孤信为西魏八柱国之一,他的长女嫁与宇文泰的长子,即后来的北周明帝宇文毓;四女嫁与同为八柱国的李虎的儿子李昺,即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幺女则嫁给了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的儿子,即隋文帝杨坚 。“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其他如杨坚长女嫁与北周宣帝宇文赟,李渊妻窦氏的父亲窦毅尚宇文泰第五女襄阳公主等等,不胜枚举 。
在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中,产生了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直至唐初的新一代门阀贵族,而这几个时代的皇室后族大多都出自这些家族------宇文泰子孙为北周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大将军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北周历代皇后多在这些家族中产生,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 。士族掌国直到贞观中期才得以遏制 。
李世民汲取了西魏、北周、隋这三个短命王朝的经验教训,他采取了各种措施平衡朝中的政治势力:首先形成以科举制度、门荫制度和推荐制度并存的官员选拔制度,并形成以房玄龄为代表的山东士族,以魏征、马周为代表的寒族,以萧禹、王珪为代表的南朝贵族,以及以宇文士及、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关陇贵族为骨干的领导集体,逐步降低关陇贵族在朝中的影响,以实现国家的稳定 。
关陇集团之所以强盛达百余年,这并不是偶然的 。集团的上层精英们通过府兵制而与土地发生关系,巩固了其经济基础与军事基础;又通过相互之间的联姻,编织了一张几乎涵盖整个国家自皇帝以降的全部统治者的关系网 。
隋唐之际的几代皇帝,虽然都曾尝试过遏制关陇集团的势力,但均收效甚微 。相反的,做为关陇集团的代表,他们还要推行一系列政策,以维护本集团的根本利益 。
贞观末年,伴随着李世民身体的每况愈下,朝廷越来越倚重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这也就确定了未来高宗朝必然是以关陇贵族为核心 。此二人自此以后权重朝野,大肆排除异己,扩大关陇贵族的权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