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是如何爆发的?为什么明朝输了?(多图)

说到萨尔浒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
萨尔浒之战是明神宗时,发生在明朝和后金之间的一场战争 。此战大明发动四路人马,企图直捣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从而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后金 。后金大汗努尔哈赤面对明朝来势汹汹的攻势,从容不迫,制定了各个击破的战略 。
后金在萨尔浒(今属辽宁抚顺)以及附近地区,大败明军 。此战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也是明清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此战过后,大明对后金的策略,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守,直到灭亡 。这场战争是怎么爆发的?大明为何会输掉这场关键战役?


萨尔浒之战是如何爆发的?为什么明朝输了?(多图)
文章图片
一、努尔哈赤叛明后,攻占大明城池,大明怒而发兵攻打后金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由起兵叛明,建立后金 。
之后努尔哈赤向曾经的主子发起疯狂报复,他率领大军先后攻克明朝重镇抚顺、清河,赤裸裸地向大明挑衅 。
消息传到京师后,明神宗震怒,他马上召集大臣,商议争讨后金 。大臣们认为杨镐熟悉辽东的军务,于是朝廷任命杨镐为兵部右侍郎兼辽东经略,统领约11万人马,征讨后金 。
二、萨尔浒之战
明万历四十七年(1919年)二月,11万明军在沈阳会合 。杨镐决定采用分进合击的策略,将大军分为四路,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朝赫图阿拉挺进,三月初三,四路大军在二道关会合后,齐攻赫图阿拉 。
明军四路人马具体部署如下:西路军3万多人马,是这次战役的主力,由总兵杜松率领,从抚顺东进;东路军2万多人,由总兵刘綎率领,从宽甸口出发;北路军2万多人,由总兵马林率领,从靖安堡南进;南路军2万多人,由总兵李如柏率领,从鸦鹘关出发,杨镐坐镇沈阳,居中调度 。
四名总兵当中,杜松和刘綎身经百战,比较能打 。而马林和李如柏都是关系户,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一个能干的爹 。马林是名将马芳的儿子,李如柏的来头更是吓人,他是李成梁的儿子 。
大军出发前,愚蠢的杨镐写信给努尔哈赤,告知自己的出征时间(将出征时间延后,企图迷惑努尔哈赤)、出征地点和进攻方向 。杨镐这么做倒不是他被努尔哈赤收买了,他是为了恐吓和欺骗努尔哈赤 。可惜杨镐完全没有达到他的目的,反而泄露了明军的军事机密 。
努尔哈赤派出大量哨探,侦查明军动向 。努尔哈赤接到了明军从南面和西面进军的消息,他断定明军的西路军是主力,因此他制定了对付明军的策略:“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
杜松贪功冒进不幸战死
努尔哈赤亲率6万大军,准备迎战明军的西路军 。

萨尔浒之战是如何爆发的?为什么明朝输了?(多图)
文章图片
杜松为了争功,没有执行杨镐在二道关会合的命令,三月初一,他率领西路军抵达萨尔浒 。杜松留下2万人驻扎在萨尔浒,参将龚念遂部由于携带辎重进军缓慢,滞留在斡浑鄂谟 。杜松脱去盔甲,带领1万人马冒着严寒,度过浑河,强攻河对岸的吉林崖 。
努尔哈赤令长子代善带领1万5千人增援吉林崖,自己亲率4万5千人攻打明军的萨尔浒大营,尽管明军将士英勇作战,无奈寡不敌众,萨尔浒大营被攻破 。
努尔哈赤随即调集所有兵力,围攻吉林崖下的明军,杜松英勇杀敌,最后身中十余箭身亡 。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 。
马林败逃
此时马林的北路军已经抵达尚间崖,距离萨尔浒只有30多里路,他们很快收到西路军覆灭的消息 。
马林命令部将潘宗颜等驻守在斐芬山,又派援军支援驻扎在斡浑鄂谟的西路军龚念遂部,三军组成品字形防御体系,马林还派人围绕大营挖了三道壕沟,壕沟外布置了大量火器和骑兵,壕沟内则安排士兵依托壕沟进行防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