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人中为什么有黄人也有白人?吐鲁番的与南疆的有一定差别

提示:通过回鹘政权节制关系的变化或者说是演变 , 人们不难看出这么一个问题 , 即就后来而言 , 高昌与河西两地人回鹘的血缘分明更纯粹一些 , 至于安西回鹘则被南疆的土著民族同化了不少 。按照我们古代史籍的记载 , 南疆的土著民族在此前白种人应该占有一定数量 , 而到了民国的时候 , 除裕固族外 , 天山南北的很多少数民族大多被划入了维吾尔族 。这就是今天维吾尔族人中为什么既有白种人也有黄种人 , 吐鲁番的黄种人的基因分明多一些 , 而南疆地区的白种人的基因多一些的原因所在 。
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人中为什么有黄人也有白人?吐鲁番的与南疆的有一定差别
文章图片

840年 , 回鹘汗国瓦解 , 居住在漠北的回鹘部落大部分南下华北 , 其余部分分三支西迁 , 其中一支和天山一带的回鹘结合 , 还有部分回鹘部落依附黠戛斯 。南下部分由乌介可汗率领 , 艾尚莲《回鹘南迁初探》(《民族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982)认为 , 这部分回鹘达27部之多 , 加上南下的回鹘溃兵散卒、零散部众 , 约有30万人 。但通过现有的一些资料分析 , 可能没有这么多 , 在20万左右这个数字比较合理 。这部分人除融入当时唐朝的边疆地区(核心在河套地区) , 投降唐朝的有数万人 , 其中一些人被“发配”到了江淮地区 。
这一部分人是当时回鹘人因为灭国而迁徙的主流 , 另外即是留在原地和西迁的 , 西迁的分本路 , 一迁今天的吉木萨尔与吐鲁番地区 , 二迁河西走廊 , 三迁南疆地区 。这部分有多少 , 我们现在说不清楚 , 但估计也应该与南下的人数差不多 。西迁实际上分了前后拨 , 即迁吐鲁番地区与河西走廊应该是一同出发的 , 但在路上遇到了战争 , 就分成两支 , 到河西走廊的成了我们今天说的裕固族 。
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人中为什么有黄人也有白人?吐鲁番的与南疆的有一定差别
文章图片

迁南疆的这支由回鹘王子庞特勤率领 , 有15个部落 , 有意思的是 , 他们与当时迁至吉木萨尔地区的回鹘会合后 , 并没有在吉木萨尔滞留 , 而是由吉木萨尔率部南越天山进入塔里木盆地 , 先停驻于库车 , 后驻跸于焉耆 。由于庞特勤所部的活动地域 , 主要在焉耆、龟兹等原来唐朝安西都护府辖境之内 , 所以人们称之为安西回鹘政权 。
当时没有随庞特勤南下的回鹘部众 , 继续驻牧于北庭附近的草原 , 人口规模逐渐发展到20余万 , 与庞特勤南北呼应 。866年 , 其大首领仆固俊从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出击 , 打败吐蕃 , 取得西州(治所在高昌 , 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古城)、轮台(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附近)等城 。这就有了历史上所说的高昌回鹘或者西州回鹘 。
【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人中为什么有黄人也有白人?吐鲁番的与南疆的有一定差别】
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人中为什么有黄人也有白人?吐鲁番的与南疆的有一定差别
文章图片

这些回鹘部落最先引起唐朝注意的是庞特勤领导的部落 , 庞特勤曾3次遣使唐朝 , 请求册封 。唐宣宗即位以后 , 改变以前唐武宗讨伐回鹘的政策 , 于公元856年、公元857年两次颁诏 , 册封庞特勤为禄登里罗汩没密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 , 简称怀建可汗 , 虽然册命因唐朝使节路途受阻而未成 , 但唐朝已将庞特勤视为原来漠北回鹘汗国的正统继承人 。此后10余年 , 庞特勤一再向唐朝进贡土特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