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互联网巨头的“企业文化”为什么重口味?( 二 )


我们相信,无论公司成长到哪个阶段,强大的共同价值观都可以让我们维持一贯的企业文化以及公司的凝聚力。
然而,这是官方口径的、纸面上的企业文化。
阿里真实的企业文化,可能要复杂得多。
企业文化,离不开创始人的影响。
马云对武侠文化的钟情,使得这家互联网企业里处处可见“武侠”的元素。
而作为一家销售导向型公司,和所有盛行“酒桌上谈生意”的大大小小的企业一样,酒桌习俗也深深融入了阿里的企业文化。
马云|互联网巨头的“企业文化”为什么重口味?
文章插图
资料图。图片来源 unsplash
媒体报道的这样一个故事还在广为流传。马云曾回忆,自己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创业之初在一次与煤老板的饭局上,对方说如果马云能够一口气喝掉9杯白酒,他就会承诺投资马云50万元。马云很犹豫:“可是我根本不会喝白酒啊!”这时候他的秘书拿过酒杯,决定替老板挡下喝酒的要求,最后她喝了27杯。
当然,这只是无数销售导向型公司在酒桌上争取订单的一个缩影。
作为创业公司,在开疆辟土、野蛮生长的初创阶段,的确需要一些“狼性”。
这种喝酒、破冰之类的“企业文化”,看起来很接地气,也符合当时销售行业的风气。这不仅仅阿里独有。
那种起源于酒桌文化、实际充斥文明陋习的“企业文化”,也许成就了阿里今日的辉煌,但是,如果这种“企业文化”不做脱胎换骨的改变和提升,无疑也会阻碍其适应新的环境,走上更高的层次。
值得注意的是,时至今日,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本应该是当前国内企业中治理方式相对先进、管理方式更接近现代化的公司,其日常运作中也有大量的技术、软件产品和激励机制。
那么,为什么即便如此“巨头”,其内部仍然会存在这样的重口味、低俗“文化”?为什么其未能从低俗的“企业文化”中进化、突围?
这,也许是值得各方深思的议题。
巨头重塑企业文化的一个契机
此次事件发酵曝光后,与该公司的低效处置不同,阿里员工的自发动作表现出了一个互联网大公司职员应有的担当和素养。
这正是改变的动力,这是一种正向的力量。
除了外部力量的监督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这种内部的动力,可能是阿里重塑企业文化的有生力量。
一位在职9年的阿里女性员工表示,“对不起。内网上,open信箱里,钉钉上,凌晨三四点,依旧有千千万万的声音和诉求,比任何社媒都更加激烈,你们没有看见,不代表我们没有声音。请相信我们,这一次的事件,一定会引发自上而下的自醒。”
这种自醒,也是自省。这是自我修复和获得进化的契机。
互联网公司野蛮生长的旧时代正在结束,一个新的阶段即将到来。
要真正反思并改变自己,离不开对企业文化的重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具有自我修复和进化能力 , 才能在新的环境求得生存、发展。
互联网巨头要打好“下半场”,现在是做出深度改变的时候了。
本文转自新京报 作者:柯锐
本文编辑:徐彦琳
投稿、合作邮箱:xjbcmyj@bjnews.com.cn- 阅 读 推 荐 -
这届运动员画风突变,是谁在塑造可可爱爱的人设?降噪!请保护好全红婵的正常成长 | 周末谈【 马云|互联网巨头的“企业文化”为什么重口味?】来新京报电商平台“小鲸铺子”买买买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