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影院对商业综合体的依存度存疑,优势发挥有限?
小编在与商业综合体内的影院经理交流的过程中有不少人提到,
2019年以前他们影城与商业综合体内及周边的活动、联合宣传还有不少,
比如在一些节假日的促销活动中都有合作,像满送电影券、室内悬挂或电梯上的广告投放,与一些商家互通的折扣满送活动,或推出吃喝玩乐一条龙的通票活动等等……
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观影意愿的下降,影院与商业综合体以及入驻其他商家的链接也越来越少了。
之前,在大多数商业综合体中,电影院都是不可或缺的,影院与同类型娱乐业态对比,对商城品牌的影响和客流的带动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时过境迁,对于大部分影院来说,虽然也在商业综合体之中,但沾到光是越来越少了,有些甚至跟着一块倒霉,商业综合体日渐冷清,导致商家关门退出,从而导致影院关门也不是什么新闻。
文章插图
那位于商业综合体中的影院应该如何利用好大型商综这块资源呢?
事实上,入驻商业综合体的影院,最初都是抱着其拥有的区位和人流优势,花较高的租金而来,我们看到的不少也是如此。但随着商业综合体到处开花,竞争激烈,其拥有的优势不断被削弱,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商业综合体运营能力参差不齐,导致不能获得资源和人流优势,影院几乎陷入被动的也不在少数。
虽然,不少新建商业综合体有了改变,在环境、业态和营销上做了极大的努力,进入商业综合体的消费者,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消费项目,但客流不断被分流是不争的事实,此时,影院再佛系运营,被动地等待消费者找上门来,这样消费者在商场下层吃吃喝喝,想不起位于顶层的影院,就算商业综合体有再强大的引流能力,对于影院的帮助也微乎其微。因此,
影院如何积极自觉融入商业综合体的业态之中,充分利用商业综合体的诸多资源和多业态联合的优势,便摆到了我们面前。
周末小编和闺蜜去逛街,在商场内突然被一个小机器人叫住,走近发现原来是这座商场新的营销手段,看到小机器上轮播的广告,小编想起周内就计划去看的《盛夏未来》。正好兴起想叫闺蜜一起去看,却遭遇连翻婉拒,她的理由从“看一场电影时间太长”,找到“不想去看青春爱情片吃狗粮”,在小编的再三安利下,闺蜜才终于点头答应。
文章插图
过后想来,对于闺蜜这类本身观影意愿不高的人来说,是需要有人影响、带动着走入影院的,而即使是对小编这类电影爱好者来讲,现在也很少有非看不可的影片了,如果一直有别的琐事分心,就会有很大概率冲淡观影的可能。
现如今绝大多数观众,对电影都抱持着可看可不看的心态,此时影院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刺激消费者的观影意愿,在他们面前“多刷存在感”
,这样才能有更多吸引各类观众走入影院的可能。影院如果充分利用商综的宣传资源,将自家影院的亮点公之于众,也能让消费者在闲逛时想起,如果没什么事做,我还能去看场电影。
这样做最好的时机,当然不是消费者躺在家中、或是坐在学校、办公室的时候,而恰好最该在影院所在的商场内。消费者已经身处这一环境,距离影院可以说是最近的距离,如果此时向其多次施加“来都来了,不如看场电影”的暗示,相信影院将有更大概率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观众。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
一些影院业主或经营者或许想参与商业综合体的各种动态与相关活动,但缺少牵头的人
推荐阅读
- 电器|日本巨头国内“捞金”42年年收5300亿,比海尔多赚2倍多
- 庞氏骗局|元宇宙+区块链游戏?探索未知是假,借机捞钱为真
- 维护|华为建修全球四分之一海底电缆后,中国又将建成两座海缆基地
- 松下电器|日本巨头国内“捞金”42年!年收5300亿,比海尔多赚2倍多
- 消费者|“红娘”的秘密③丨卧底世纪佳缘:当“托”捞客 见人报价
- 宇宙|汽车产业入局“元宇宙”是“打捞”用户还是布局未来?
- 电商|欺骗消费者多年,工厂早已停产,靠着“卖吊牌”,一年捞金12亿
- 杨元庆|海洋惊现小鱼,不仅肉质鲜美,还能充当海底光源
- 海底捞|让客户在心里认可你
- 张玉祥|欺骗消费者多年,工厂早已停产,靠着“卖吊牌”,一年捞金1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