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周武王离牧野已不足500里,纣王却为何把商朝主力调去打东夷?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改朝换代事件 , 与每一个朝代灭亡前的负隅顽抗不同的是 , 武王灭商可谓相当顺利 。
《周书·武成》记载:周武王一月癸巳从镐京(陕西西安)出兵 , 至二月甲子牧野(河南卫辉)决战 , 前后只花了32天时间 , 沿途甚至没有遭到商朝守军的阻击 。
【纣王|周武王离牧野已不足500里,纣王却为何把商朝主力调去打东夷?】
纣王|周武王离牧野已不足500里,纣王却为何把商朝主力调去打东夷?
文章图片

殷墟甲骨文记载了大量帝乙、帝辛(纣王)父子时期 , 殷商对人方(夷方)的征伐 , 特别是在帝辛在位时期 , 对东夷的战争不仅频次多 , 而且持续时间很长 , 商朝大军东征一次夷方的往返时间跨度是6到8个月 。
显然 , 正是因为纣王将殷商主力调往了东夷 , 才导致国度兵力空虚 , 以至西周联军抵达时 , 纣王甚至无法派出一支像样的军队去抵抗 。
纣王|周武王离牧野已不足500里,纣王却为何把商朝主力调去打东夷?
文章图片

但问题来了 , 西周对殷商的敌视由来已久 , 早在周武王的爷爷季历在位时 , 身为殷商诸侯的西周就擅自对余无(今晋东南一带)用兵 , 由于余无临近殷商的都城河南安阳 , 此举招致纣王的爷爷文丁的警觉 , 下令处死了季历 。
季历之子姬昌继位后 , 开疆拓土之意并未有所收敛 , 崇国国君崇侯虎向纣王密报:“西伯积善累德 , 诸侯皆向之 , 将不利於帝” , 纣王遂将姬昌囚禁在羑里长达7年 。
纣王|周武王离牧野已不足500里,纣王却为何把商朝主力调去打东夷?
文章图片

姬昌被释放后 , 并没有像他承诺的那样做个安分守己的臣子 , 反而相继征服了密须、阮、共等国 , 势力已拓展到殷商统治的腹地:河南中部 。
周武王继位的第二年 , 即在盟津(今河南孟津县)与八百诸侯会盟 , 兵峰直指纣王行都—朝歌 , 而盟津距朝歌之南的牧野已不足500里 。
纣王|周武王离牧野已不足500里,纣王却为何把商朝主力调去打东夷?
文章图片

盟津是黄河的主要渡口 , 周武王在这里观兵大会诸侯 , 用意已不言自明 , 纣王即使再昏庸 , 也绝对能够察觉到来自西周的军事压力 。
两年后的公元前1046年 , 周武王再次由镐京出发 , 兵渡盟津 , 在间隔两年的时间里 , 为什么纣王对西周的军事行动熟视无睹 , 没有做任何的防御部署呢?
《左传》中有如下一段记载:“商纣为黎之蔸 , 东夷叛之”(纣王在黎国阅兵 , 东夷叛乱) 。黎国在殷都以西 , 是防御西周军事威胁的主要诸侯 , 纣王在这里阅兵 , 威慑西周的用意十分明显 , 但可惜 , 东夷再次发生叛乱 。
纣王|周武王离牧野已不足500里,纣王却为何把商朝主力调去打东夷?
文章图片

纣王在黎国阅兵的具体时间应当在西周第二次兵渡盟津之前 。所以 , 当周武王第一次与诸侯会盟盟津时 , 诸侯纷纷叫嚷“纣可伐矣” , 但周武王却借口“女未知天命 , 未可也”选择了退兵 。
事实上 , 周武王之所以退兵 , 并非什么天时未到 , 而是有两种可能:一是殷商主力还未东调 , 二是纣王紧急从东夷调回了主力大军部署防御 , 所以周武王不得不撤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