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铁鸣|协同办公产品需要灵魂人物吗?( 二 )


2020年的疫情让钉钉坐稳了2B的社交王位,9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亿用户和500万家企业的拉新,但这些下载数据背后则是高达10万台服务器的扩容,相当于一些头部企业一年的采购量。特别是钉钉大力推广的视频会议,单日补贴规模过亿,烧钱速度不亚于如今的社区团购大战。
对比之下,作为重要的现金牛的阿里云营收则是逐年上涨,从2015年的12.71亿元到2020年的400.16亿元,6年间营收增长31倍。2020年Gartner数据披露,阿里云目前已经全球第三大云服务商。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下,这个数字未来也注定会继续增长。
不同的既定目标,让阿里云和钉钉团队在发展路径上形成巨大的分歧,也是无招被边缘化成的一重必然原因。
战机和准备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阿里云相比,在赚钱这件事上,无招对外的态度一直相当佛系。2018年被问及钉钉是否考虑盈利问题时,无招提到,阿里巴巴对钉钉的考核要求中,解决多少问题远比钉钉能否赚钱来得重要。“马老师(马云)愿意投入钉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这个事情一直没有变过。”
无招没有想过,逍遥子不是风清扬。改朝换代之后,他如果还回答不了盈利的问题,那么单单靠纯投入的无限扩张游戏总有停止的那一天。更何况钉钉还给阿里Q4财报带来了亏损。
站在逍遥子的高度来说,一旦把钉钉手握的4亿用户和1700万注册组织连接上阿里云一体化的服务能力,能让阿里云的战略影响到更多的客户群,加速进入各行各业。未来钉钉作为一个入口,除了可以解决企业基本的开发问题,还可以带来很多帮助各行各业深层次数字化转型的机会。
2021年Q1财报,阿里云丢掉字节跳动的海外大单,导致营收下降,37%的增长也低于全财年50%的增速,创下历史新低。阿里云急需一个更触达更多企业的渠道,钉钉无疑是这个最适合的抓手。
正因如此,无招的离开是一种必然。现阶段,阿里巴巴“云钉一体”战略的核心要素是云和钉强者恒强。但二者的合并,直接导致钉钉自废武功,从一个居中策应的协同软件,变成了一个单一到流量入口,所谓的一体化也就成为无稽之谈,被边缘化的无招也没有了扭转局势的权力。
飞书正在采取行动,据市场传言,8月18日,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房企将宣布全员上飞书。对方看中的正是飞书相对完善的OKR系统。
云钉一体和无招离去的副作用开始凸显。早些时候,碧桂园宣布将内部办公系统托付给钉钉,但他们看重的也并非是钉钉,而是钉钉背后,阿里云为之提供的云服务能力。要知道,碧桂园长期以来都是微信生态的忠实拥趸,不仅在销售服务中使用企业微信和小程序,还在视频号上开启了房地产企业的直播时代。
协同办公之战中盘已至,御三家之间的竞争开始白热化,不仅在细分行业中打得火热,战火还燃烧至企业生产效率中的不同角落。
在这场无休止的战事中,无招不是第一个出局的灵魂人物。近两年,飞书也同样发生了较大的人事变动。去年2月飞书的产品负责人徐哲离职后,如今商业化负责人吴玮杰也已于3月离职,飞书技术负责人梁汝波则在5月接替张一鸣接任字节CEO。目前,原西瓜视频总裁张楠担任“飞书”负责人,向字节跳动副总裁谢欣汇报。
黄铁鸣|协同办公产品需要灵魂人物吗?
文章插图
【 黄铁鸣|协同办公产品需要灵魂人物吗?】张一鸣和梁汝波
2020年疫情本该是协同办公软件崛起最好的窗口期,但是字节跳动并没有动用C端上的巨大流量来扶持飞书。
这直接造成作为后来者的飞书在应用量和应用模块上都和其他两家差距甚远,虽然飞书后来也宣布了向中小企业3年的免费战略,但成绩仍不及攻势猛烈的钉钉和企业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