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快手「老铁」开始重新定义知识( 三 )


此外,作为中国最大的婚姻家事律所创始人,律师易轶入驻快手仅一年,通过短视频的签单收入,已达到单季度数百万元。而拥有 1095 万粉丝的「朝阳律师」,通过快手每周可以收到 80 多单在线法律咨询订单。
快手上,还有一位手语律师叫唐帅,他每天会花一个小时左右做直播。聋哑人点进直播间,通过视频 PK 功能,就能向他提问,他也可以用手语当面给出解答。
房产、法律都是专业门槛很高的行业。尤其是三四线以下的城市地区,教育、法律等服务资源可能是匮乏的。各类知识领域创作者的活跃,正在改善这一现象。
这些改变背后,更大的趋势在于,短视频和直播,正在跳脱出娱乐消费的诉求,走向服务性诉求。服务人群变得更加细分,服务场景也更加垂直。
实际上,当下的互联网内容正从图文向视频跃迁,信息传递的介质变化了,原有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都有改造和升级的空间。
因此,「内容+服务」的模式,对视频化内容的平台而言,成了一次拓展业务和用户边界,找到下一阶段增长曲线的机会。而通过内容服务连接各个垂直领域,又会再次促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升级。
今年 7 月 13 日「快手新知沙龙」直播上,快手运营总监韩叙就提到,从整体数据看,泛娱乐内容是快手的基本盘,但泛知识内容整体却处于供小于求的阶段,还有很大机会。
从流量、变现、到影响力等等,快手正从多个纬度为知识类创作者提供帮助,以便从供给侧改善知识内容的生产。实际上,几乎所有头部内容平台都在向这个领域发力。
前手机百度首席架构师李天华对此表示,各个平台未来三到五年的核心战略都会聚焦到泛知识上。因为平台做完「有趣」的内容后,就会开始做「有价值」的内容。这也是帮助平台留存用户非常有效的核心法则。
正如 GY 局长所说,视频化时代,知识不再是冰冷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是有温度的,是可触达的,是更容易被人理解的。
越来越多专业的人会开始为特定的受众提供高价值内容。快手的「老铁」们开始重新定义知识。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