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竞争“白热化”营销费用激增 子不语有点亚马逊平台“依赖症”( 二 )


“如果店铺被封,在库存较多的情况下,大多数卖家会转海外仓,只不过亚马逊和海外仓两边都要收费。”跨境电商资深业内人士罗葛8月9日对《投资者网》称。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李丽8月5日向《投资者网》透露,“六七月份有关亚马逊整改封号的新闻中,并未看到子不语在列,子不语多账户多品牌的策略目前看效果还可以,相对来说受到的冲击较小。”
实际上,相比跨境电商服饰巨无霸品牌SHEIN在欧美的无人不知,子不语更像是隐形的品牌王国。在海外网站上,人们很难找到“子不语”这个名字,因为子不语是以超过1000家不同店铺和151个差异化品牌的方式存在。
广告营销费激增
子不语也有自己的优势。截至2020年,子不语已自主设计了151个品牌,其中20个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热销爆款产品,成立至今,子不语已打造超过2500件热销产品,目前,公司每年设计及推出超1万种新服饰。
不过,如今站在镁光灯下的子不语曾有过一段黯淡的时光。
面对引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淘宝,2014年子不语CEO华丙如决定出海转型跨境电商。有别于一般跨境电商全品类铺货模式运营,子不语则在同一个品类不同扩展风格,如欧美风、黑人风、网红快时尚风等迎合不同人群的需求。不过,在转型过程中,产品本地化成为最大的挑战,如何设计出符合国外人审美的衣服成为了公司当时面临最棘手的问题。
彼时,子不语经常收到买家发来令人忍俊不禁的“买家秀”,而这些买家秀不是长袖上衣被穿成中袖,就是长裤变成了七分裤。后来,子不语改用欧美人来做模特,对出口不同市场的服装在比例上进行调整,解决了尺码不符的问题。而在审美上,子不语不断积累买家的反馈,最终总结出了不同国家的外国人的审美喜好。
沙利文资料显示,按2020年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的服饰及鞋履产品的GMV计,子不语排名第三;同年,按在北美产生的GMV计,子不语在中国跨境电商出口B2C服饰及鞋履市场的平台卖家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亚马逊平台广告费“水涨船高”,子不语的营销广告费用也一路飙升。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营销及广告费用显著增加,分别为5770万元、1.16亿元及2.63亿元。公司的营销及广告费用在总销售费用的占比也显著提升,分别占2018年至2020年总销售开支的7.9%、13.9%及22.7%。
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美国站是子不语的主要销售渠道。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美国均为子不语最大的销售市场,公司来自美国站的收入分别为6.64亿元、8.4亿元及13.1亿元,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50.3%、58.8%及69.0%。
Marketplace Pulse数据显示,今年6月,亚马逊平台所有广告类型的价格均有所上涨。2020年,亚马逊广告的平均点击成本为0.85美元;目前,这一成本上升至1.2美元,涨幅超过40%。然而,广告的平均转化率并没有相应提升,而是基本保持在12%-13%。
市场竞争有所加剧
这一切,与大量跨境电商卖家不断涌入亚马逊平台脱离不了干系。自2017年初以来,已有450万新卖家加入亚马逊平台。亚马逊在2020年新增了130万个新卖家,预计未来平台每天将新增3500个卖家。
尤其是近年来,亚马逊平台的中国卖家规模也不断壮大,其中,子不语的“主战场”亚马逊美国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Marketplace Pulse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亚马逊中国卖家的占比由23%上升至42%。今年3月以来,亚马逊美国站点的新增卖家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而这一数字在2019年仅为36%。
面对大量跨境电商涌入形成的激烈竞争,子不语是否也陷入流量竞争加剧导致的运营成本上涨、实际转化率降低的窘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