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这一行被“曝光”,业内9成商品全是假货,消费者却仍旧前仆后继
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消费潜力更是无限,经济发展的同时消费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现在我们不仅在乎的是商品的多样性,更看于商品的质量,不少的海外商品都试图在中国开辟一片广阔的市场。而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深根发芽,就需要获得我们老百姓的信赖,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得不说,那些扎根于我们身边的品牌,无不在影响我们的消费观。
这些品牌的附加值连带着旗下的商品都会衍生出一种新的代名词:奢侈品。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购买国内的奢侈品,而要把手伸向国外,有人就有市场,因此诞生出一个新兴职业“代购”。
新兴行业诞生,“代购”的定义又是什么
文章插图
总的来说,代购的工作既简单又繁重。国内客户相中某一样国外商品时,将这个购买的任务交给在国外生活或者在国外工作的代购,他们只需要帮自己的客户购买商品,然后再人肉背回国内就行。换句话说,这种职业赚钱的点就是赚取相应的跑腿费,有些代购为了赚的更多,接单多带回来的东西也多。对于购买者来说,在代购这买的东西能省不少的钱,为了一件奢侈品特地飞到国外这样反而花费不少的财力和物力,这些奢侈品在国内的库存也有限,过海关缴税以及人工成本加起来还不如代购购买。
随着网络的发展,这些代购也不愁销路问题,网购、直播带货、海外代购等方式已经成为现在销售商品的主流销售平台,正是国内外价格差产生的高利润很难不让人心动,代购行业崛起的同时很多的不良商家开始动起歪脑筋了。
代购行业假货充斥其中,官方媒体已曝光
文章插图
代购市场的乱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原本良好的市场景象被不少的“老鼠屎”败坏,代购行业已经开始慢慢变质。
在去年疫情期间大家都封锁在家,自己微信朋友圈里的代购仍然在带货营业,不禁好奇他们出国回国不需要隔离吗?经过一系列市场部门的调查发现这些从业者连小区的门都没出过,更别提这些奢侈品是不是从国外购买的了。代购行业如此火热,其中的利润就不言而喻了,有些代购手中的商品并不是来自于国外,而是Made in China,国内制造国内销售,特别是奢侈品行业,真正懂行的能辨认出个大概的毕竟在少数,随着制假的技术越来越高明,就算是专业人士也已经很难辨认出问题了。高额的利润难免不让人动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市面上的包包、美妆、珠宝首饰、母婴用品假货泛滥,代购者不惜顶风作案。有官方媒体曾经报道过相关事件,当时他们统计了一个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出,这个代购行业所谓的“代购商品”近九成都是“假货”。
文章插图
这些比专柜都便宜很多,商人趋利,我们都知道便宜没好货,其中必有蹊跷。不少人说了,有购买小票啊,有商品吊牌啊,怎么看都不像是假货啊。不得不说现在的制假工程已经相当完善,从商品的材质、商标,再到后来的包装、产品防伪码、吊牌、小票,甚至是可以查询到的物流信息,一条龙制假服务。随着奢侈品鉴定行业的衍生,制假水平上去了,制假成本也上去了,这些专业的鉴定师傅有时候都拿不准真假,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了。如今代购行业“鱼龙混杂”,让人防不胜防,要想全身而退,属实不易。
相反的是,有些消费者明明知道是高仿,却抢着购买,这个商品的质量已经不是要在乎的对象了,购买不仅仅是商品了,更多的是面子问题,即使囊中羞涩,买些高仿山寨冲冲门面无伤大雅就行。如何保护我们消费者的权益,实现伤害最低化
推荐阅读
- 朋友圈|微信又更新!朋友圈这种图不能发了?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周边|晚了!这些冬奥周边已被抢断货,还能如何下手?
- 品牌方|聊控价(一):购买鉴定控价投诉涉嫌违法
- 微信|微信状态还能这么玩?自动加上“监控”,好友吓坏了
- 牛角梳|义采宝:多头插座、便携行李箱,本周的义乌热销产品是这些...
- gt2|拼多多 realme 超品日开启,这些价格让人难以拒绝
- 买家|网购到底有多不靠谱?看完网友分享的这10张照片让你知晓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