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油|做营销不懂这三点,学再多知识也白搭( 三 )
就算你什么都不做,开个公司或门店都会有流量,那是因为100个人中,总有几个是因为有需求时正好看到并选择了你,只是流量或多或少的问题。
直接写个专家、销量领先或许能吸引5%的用户买单,但事实上还可以做的更用心更好。
在文案上走心引起共鸣、体现出正面评价让其信任、拿出真实数据打消顾虑等各种营销手段,吸引70%更精明的顾客买单。
我们来看看两者的对比。
直接用词语修饰自己的例子:某餐馆运用营销手段,在门店招牌上大力宣传自己是专业厨师、为了让顾客更愿意选择来这里吃饭,他利用人们担心在外面吃饭不卫生的心理,试图用“干净卫生,吃的更放心”来打消安全顾虑。
表面上看,这些营销手段至少比其他普通的餐馆好很多,但生意却还是冷清。
原来他为了在装修上省钱、用的桌子很旧,卫生也打扫的一般,从店外看过去就是脏,甚至经常为了省钱不开灯,整体阴暗的灯光让人看上去就不安全卫生。
用实际行动突显出优点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海底捞服务好,但大部分人并不是在他们的广告或宣传上了解到的,他们都是在店里通过服务员的热情和耐心真心实意感受到的。
包括很多网站和广告也是如此,他们用各类修饰词形容自己如何好,有多专业,却没几个公司用心营造出一种好的感觉。
所以当我们在表达自己专业、服务好的时候,多想想海底捞和餐馆的例子,我们不仅要形容自己各方面都很好,还要用心的营造出相关修饰词的氛围,让用户能感受出我们的与众不同。
五、明明做的很好,为什么用户不买单关于用户选择的问题,很多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用户的角度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一厢情愿的自嗨,往往会陷入“我什么都做了,为什么用户不买单,效果这么差?”的瓶颈,其实这是狂妄的表现,当你作为用户在买一款产品的时候,都会顾忌这个问题担心那个事情,凭什么让别人买你的产品就直接选择你呢?
如果你真的自认为做的很好,用户还没有选择你,请不要抱怨用户眼瞎。不妨多花点时间看看同行是如何做的,因为用户不会偏心于哪个企业,只会货比三家购买自己最满意的。
当产品比同行好,用户却选择同行时,一定是你的营销推广手段做的不够好。要知道小巷子里正宗的美食店前门可罗雀,而网红店难以下咽却人山人海,是有原因的。
就像谈恋爱一样,当用户说,“你是个好产品,是我配不上用你”的时候,或许她有更合适的选择了~
六、总结【 玉米油|做营销不懂这三点,学再多知识也白搭】做营销不懂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看再多书,也很难做好做强。
不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做再多工作也是白费力气。
用户没选择你并不是用户眼瞎,可能是哪些方面做的没有同行好。
本文由 @小姚的增长笔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收割|什么都不会怎么做知识IP?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反常识|给营销、品牌、市场从业者的4条反常识建议
- 中国|全民做电商、送外卖、做抖音,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未来?
- 产品|百年广告营销大观
- 投诉|APP拉新营销套路多!小红书元旦拉新活动被指虚假营销,玩不起
- 南极人|“掏家底”式购入多个亏损品牌,南极电商斥资5亿做的是亏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