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划|用户体验|如何探索前瞻性的用户体验策略

编辑导读:一个有前瞻行的用户体验是由什么组成的?本文作者认为是 80%的创意和20%的工具。数据只是工具,创意才是第一驱动力。那么,如何探索前瞻性的用户体验策略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你分享。
企划|用户体验|如何探索前瞻性的用户体验策略
文章插图
我认为前瞻性的用户体验研究需要 80%的创意和20%的工具!
这是我在实习阶段写下的一些用户体验思考,起因来自于实习中所接触到两个概念性展车项目。和业务需求驱动的项目不同,这类项目被我们有趣称为“三无产品”。

  • 无市场企划:概念车产品并不计划投入市场,市场部不会给出近些年的市场调研评估,因此也无法得知产品所处的市场竞争力和友商数据洞察
  • 无产品定位:概念车的产品定位并不会依赖市场缺口产出,也不会根据已有车系的用户痛点迭代新的系列产品,更多的是展现企业对未来产品的思考和想法
  • 无目标用户:严格来说,用户体验策略不会脱离用户本身,而概念车的用户更多的是面向未来的、生活在未来世界的用户
在“三无”属性的产品背景下,如何开展用户体验研究以及输出什么成为我最大的难点。
【 企划|用户体验|如何探索前瞻性的用户体验策略】这让习惯了做用户需求洞察以及通过业务输入的需求去做设计的我来说,面临着挑战。
本文以这两个实际案例(概念展车)穿插引用,梳理和总结探索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用户体验策略的方法和设计流程。
一、何为前瞻性用户体验策略前瞻性研究是以现在为起点追踪到将来的研究方法,需要设计师看向未来,能够预想还未发生且有可能发声的事情。前瞻性用户体验策略则是站在 KANO 模型的期望需求上,挖掘未来生活下用户可能存在的欲望和需求。
二、概念车(前瞻性产品)为什么往往属于三无产品?2.1 汽车项目的长开发周期汽车产品相比于其他产品,诸如电子产品、工业产品、硬件产品、软件平台等等,需要更长的开发周期,一般在 3-5 年。这就造成商品企划时的市场调研和产品定位,在开发上市之后可能并不能按照预估的效量和市场竞争力在市场中稳定。作为座舱体验研究和车机 OS 系统迭代研究来说,也会跟随不同部门的调整而相应变化,例如内造型调整或增加某个硬件产品,则需要重新设计相应的交互流程和 HMI。在较长的开发周期中,市场和用户需求都处在动态的变化中,UX 研究经常面临以下两种情况:
  • 按照一类用户群体输出的体验策略,因为后续产品定位的调整,而改变策略方向
  • 按照一类用户群体输出的体验策略,因为产品上市后实际用户群体的变化,导致策略方向不受好评
因此 UX 研究在介入项目时,往往会淡化“产品属性”,聚焦“体验创新”,从使用场景和期望需求出发,发掘体验机会点和概念共创。
2.2 概念车的前瞻性要求在车企中,概念车的商品企划和量产车又不同,(图 1)概念车通常在每年的车展上展出,由于不需要考虑技术、开模等量产因素,开发周期为 1 年;量产车尽管其市场、定位、用户群体会变化,但在前期也会有较多资料进行参考,力求在未来 2-3 年的市场中打开市场缺口。而概念车的企划目的则是洞察市场缺口。
企划|用户体验|如何探索前瞻性的用户体验策略
文章插图
这个目的给 UX 研究的任务目标则在以下几个方面:
  • 立足于前瞻科技的数字化座舱体验
  • 展现未来生活方式的策略主题
  • 极具创新的用户驾乘体验
而想要达成这些目标,也正是要放开体验洞察视角,不拘泥于当下的用户使用痛点和用户需求,而是聚焦于未来生活中用户的期望需求。想用户之未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