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划|用户体验|如何探索前瞻性的用户体验策略( 三 )
文章插图
STEP1:在脑暴前
在组织开展脑暴前,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个来自未来的体验主题,而不是“某个功能或技术能为体验带来什么”这类抑制大家思维的主题。例如我在北京展车项目中提出:未来 10年后的商务驾乘方式。以此让大家思考,在未来 10 年后,人们是否会在车内办公?OR 人们是否会在车内进行合同谈判。等问题。
准备好主题之后,则需要邀请尽可能多部门的人员参与进来,而不仅仅限于所在团队本身,UX 研究在脑暴时会邀请内外造型、CMF、灯饰部件、HMI 视觉等团队外向且想象力丰富的人参与其中,创概念。
STEP2:脑暴中
在脑暴过程中,遵循“发散——收敛”的思维方式,从大家自由发言到轮流总结,每个人都实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收敛后的体验点
STEP3:脑暴后
脑暴结束后应该尽快将大家的创意点进行搜集,并对有创意且有价值的体验点继续策划下一次脑暴会议,让体验点从一个关键词或一句话,继续深入变成概念主题、体验策略、HMI功能需求。
文章插图
4.3 跨界灵感积累(意向图)所有设计师都会有意识的搜集和整理自己的素材库,随着行业资历的加深,灵感素材也会日渐增多,我想说的是,面对五花八门的图片或声音片段或视频动图,如何和体验创新关联上,如何上自己的灵感真正的发挥出灵感激发的作用,就是这里我想说的方法:意向图关联法。意向图之所以称之为“意向”,是在于设计师已经清楚产品的大概方向,从而提炼出关键词进而对素材进行搜集和筛选。从筛选出的图片进行关联想象,关联结果因人而异。
不仅是意向图,通过一些音频、视频等来源,事实证明比图片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举例 1:
文章插图
举例 2:
文章插图
五、创意是第一驱动力最后想说,随着未来大数据的发展,现在对于用户体验的研究逐渐从传统的定性化思维转变为定量化+定性化思维共创的模式。容易采集的数据确实很大程度上缩减了洞察用户的时间,增加了洞察精度和准度,但我们仍然需要牢记,数据只是工具,创意是第一驱动力。
前人广泛利用的设计工具和成熟的设计流程在帮助我们激发创意灵感的同时,我们使其发挥最大效能的关键仍然在于不停的在行业中沉淀、对经验的积累、对新事物的不断捕捉,才能让设计师始终保持创新力。
本文由 @小胡的用户体验日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推荐阅读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岚图FREE|岚图FREE首次OTA升级 新样貌与新体验
- 记忆点|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 用户|华为花瓣搜索引擎 Petal 在国内正式上线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出发票|给经销商提供支持:很多人不知道,经销商才是厂家的第一用户
- 跑路|又一电商平台倒下,老板带着200亿巨款跑路,用户投诉无门!
- 鸿海|「PW热点」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已经面向国内用户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