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一场云端的角逐,联想已步入收获期
作者:子弹财经
文章插图
作者 | 李老师
出品 | 子弹财经
疫情后,随着线上经济的井喷,人们对智能化、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渴望与日俱增。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不少社会组织和实体经济都加速了这一进程。到了2021年,虽然中国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但从全球范围来看,疫情的影响还在继续,各行各业都在数字化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
这场IT行业的变革,是如何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中国的IT企业们又是如何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1、数字化变革加速新基建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基础建设,并显著加快智能化信息流的速度,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也因此,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新基建”绝不是一个概念、一个风口,它是中国整个经济社会转向数字化的系统性机会。
目前来看,信息基础设施是新基建三大方面之一。那么,信息基础设施具体指什么?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又会以怎样的形式影响我们的生活?
近期,国内产业研究智库互联网实验室发布了《“新IT”赋能实体经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范式跃迁》的研究报告,给出了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定义。
报告指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要依靠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具体而言,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是指以“端(智能物联网终端)-边(边缘计算)-云(云计算)-网(5G网络)-智(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IT”,这将推动数字化时代基础设施的代际革命。
这个市场有多大?Gartner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达到643亿美元,相比2019年的457亿美元增长40.7%。2021年全球公有云服务终端用户支出将增长23.1%,总额达到3323亿美元。
文章插图
并且,随着5G时代的到来,终端的数量以及平均流量消耗均出现爆发性增长,形成了海量数据。用户流量的迅速攀升推动着网络基础设施的持续扩张,市场对于IDC以及云服务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其实从2012年开始,随着人工智能爆发,语音、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纳入到数字化的进程中。此时,数字化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的业务、流程而是开始覆盖整个产业,乃至社会的大量场景。
2、一场云端的角逐如果说过去20年间,数字化的标签是互联网。那么在未来,数字化的“基底”毫无疑问将是云计算。而伴随着互联网企业上云的逐步结束,传统企业对云的接受度不断提升。自2021年起,传统中大型企业上云将成为推动国内云计算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关预测认为,到2022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增长维持在20%左右。中信证券一份报告同时表示,目前全球云计算市场整体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加上国内云基础设施市场滞后欧美市场4-5年左右,未来数年增速将显著高于全球市场。
文章插图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阿里云、腾讯云等先后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不断强化自身在区域市场的销售渠道、交付服务能力,华为云推出了“分布式云”产品方案。而在市场的转换周期内,新厂商亦在不断涌入,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或将对外推出公用云服务。
面对高速成长的市场、突出的规模、不断优化的产品结构,所有厂商都需不断夯实基础。不过,云计算重要的领域——服务器市场或将迎来一轮新的洗牌。近日,有传言称,华为正计划出售服务器业务。浪潮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