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网上最毒舌卖家:“会起球,破洞,不爽别买”,年销千万成网红店( 二 )


文章插图
去年6月,不胜其扰的沈振东想了个釜底抽薪的办法——把店名改成了“会起球的袜子”。
“说自己的袜子起球,不就是在承认质量差吗?这样谁会买呀?”诸暨的同行觉得他疯了,说他换店名“是个极其愚蠢而冒险的举动”。
“我是为了省事儿,直接在店名里承认,袜子会起球,希望大家不要再问了。”他平时喜欢刷短视频,还特地模仿弹幕的格式,设计了一张图片,写着大家吐槽最多的问题,贴在店铺首页。
年销|网上最毒舌卖家:“会起球,破洞,不爽别买”,年销千万成网红店
文章插图
现实打了同行的脸,更名两个月后,沈振东的店铺就火了,一路青云直上,粉丝蜂拥而来。但是,会不会起球这个问题,仍然是问答区出现频率最高的。
也有很多粉丝,自发帮他说话,“一杯奶茶可以换一个夏天的袜子,又好看,还要啥自行车?”店里的袜子便宜,全店只有一双毛线长袜的价格,超过了5元钱。卖得最好的价位是1.99元和3.99元。
他自己也作了关于起球的解释:“我的袜子含棉量60-70%,穿过一段时间肯定会起球。另外,不同人对于起球的定义也不一样,有人觉得起了毛毛就是起球。所以评论区有人说穿两小时就起球,有人说穿了两个月还没起球。”
偶然还是必然
“会起球的袜子”是沈振东的第二家线上店。在这之前,他还卖过8块钱起步的袜子,“升级太慢了,很长时间内,只能是养活自己的状态。”于是他又开了现在这家店铺,定位中低端,“一双1.99元的袜子,我的毛利只有9毛钱,去除其他成本,没剩几毛可赚。”
一个买家平均买6双袜子,沈振东赚不到2元钱。他的支付宝流水里,一刷下去全是几元、十几元的进账。
这么便宜的袜子,而且都强调了会起球,会破洞,在店铺差评区里,仍然有不少人会吐槽起球的问题。沈振东说,“那这类人就不是我的买家了。”
年销|网上最毒舌卖家:“会起球,破洞,不爽别买”,年销千万成网红店
文章插图
沈振东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傲娇”。开店初期,他和其他卖家一样,对差评如临大敌,挨个打电话求对方删差评,甚至愿意白送,退钱,也不愿差评留在店铺里。
有一次,一个买家对产品不满意,给了差评。且不愿意退款,不同意任何补偿措施,坚持差评。沈振东觉得很累,“求别人改差评,本来就不是我的性格。”
接受自己的产品没那么好,又有什么关系?有人要高端货,自然也有人需要低端,他觉得,在现有的成本下,将产品做到最好,就足够了。
结果,就因为这种耿直和无所谓,他的店火了。事后,他也总结过涨粉事件,“是偶然也是必然。”
“这个人如果没发贴,也会有别人会发,只是时间的问题。”如今,沈振东建了几个5000人的群,都满了。粉丝大多是18-25岁的学生,共同点是都爱聊,每天要逛豆瓣、小红书、微博这类社交平台,喜欢分享身边有趣的事情。
年销|网上最毒舌卖家:“会起球,破洞,不爽别买”,年销千万成网红店
文章插图
这群人也正是沈振东的目标群体。便宜、好看符合他们对产品的追求,抱着“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心态下单,还能收获一波快乐。“很多买家跟我说,她们全寝室都穿我家的袜子。”
来到诸暨的两年多,沈振东的交际圈变得很小。他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网店,几乎没有消遣,有空就带着妻子到周边骑行,而他上一次骑行,已经是好几个月前了。这和十多年前,背着包就敢流浪全国的那个沈振东相去甚远。
年销|网上最毒舌卖家:“会起球,破洞,不爽别买”,年销千万成网红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