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朱祁钰|明代宗朱祁钰:代兄救国,力挽狂澜,明朝历史上结局很悲情的皇帝

明代宗朱祁钰是个好皇帝,早年他糊里糊涂当上皇帝,十分幸运,但他的结局却是明朝皇帝中最悲情的一个 。
明代宗朱祁钰|明代宗朱祁钰:代兄救国,力挽狂澜,明朝历史上结局很悲情的皇帝
文章图片

《大明风华》中孙太后形象
此外,孙太后取出襄王金符,有意让明宣宗朱瞻基的胞弟朱瞻墡做皇帝,因为朱瞻墡年长,以贤能闻名,在此危难之际,一定能不负众望 。但是朱瞻墡没有做皇帝的野心,婉言谢绝了 。
随后,孙太后立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郕王朱祁钰代理国政,把战守的重任交给于谦 。
孙太后此举自然是有私心的,明摆着不想把皇位让给朱祁钰,如今朱祁镇不在,朱祁钰只是暂时代理国政而已,皇位还是她儿子一系的 。
02 午门血案
八月二十三日,朱祁钰到午门代理朝政,有大臣请奏对王振满门抄斩,以安人心 。
王振是朱祁镇身边的大红人,在朱祁镇登基后一跃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权倾朝野,做了很多坏事,如果不是他鼓动朱祁镇御驾亲征,怎么会发生土木堡之变?
耻辱啊,耻辱!
群臣义愤填膺,早就把这场变故算在王振头上了,一个个恨得咬牙切齿!
如今王振在土木堡被杀,真是苍天有眼,但他犯下滔天大罪,按大明律例要族诛才是,另外余党也要清算 。
朱祁钰犹豫片刻,没有明确答复 。清算余党?东厂和锦衣卫的掌权人,一个是王振的侄子王山,一个是王振的心腹马顺,难道他们也要诛杀?
群臣看朱祁钰犹豫不决的态度,满腔悲愤,王振一党祸乱大明到如此地步,都要亡国了,不诛杀何以平民愤?一定要诛!
恰好这时,锦衣卫指挥马顺跑出来阻拦,态度蛮横 。这不是撞在枪口上么,群臣正怒火难耐,见状一哄而上把他打死了 。
群臣还不解恨,嚷嚷着向朱祁钰要王振的心腹毛贵、王长随,太监金英看情况触目惊心,就把毛、王从宫门的缝隙中推出来,也立刻被群臣打死 。过了会,王振的侄子王山也被捆来,被众人大骂 。
明代宗朱祁钰|明代宗朱祁钰:代兄救国,力挽狂澜,明朝历史上结局很悲情的皇帝
文章图片

群臣在殿上动武,历朝历代恐怕也没见过,什么儒家礼仪,都一边去吧!这就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午门血案” 。
朱祁钰见殿庭上血迹斑斑,一片混乱,又见群臣们愤怒的样子,心里十分害怕,会不会殃及到自己?不靠谱的兄长真是连累了自己 。于是,朱祁钰想退回宫里去 。
其实大臣们也只是对王振及其党羽愤恨而已,往日备受他们欺压,如今皇帝被俘,让大明颜面扫地,大臣们自然想找个出气筒 。
朱祁钰时年22岁,比哥哥朱祁镇小一岁,监国时间短,政治经验不足,处理朝政的手腕也欠缺,如果他逃跑了,下面该如何收场,如何平息众怒?
这时,于谦上前拉住了朱祁钰的衣袖,请他宣告:“王振罪当诛九族,马顺等罪当死,应不予追究 。”
朱祁钰照做了,并下令把王山押到刑场凌迟处死 。
后来,王振党羽陆续被抄家下狱,于谦等主战派的正气得以伸张 。
03 朱祁钰登上皇位
午门事件后,下一个重要问题是和瓦剌谈判赎回皇帝,还是另立新君?
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才两岁,危难之际让幼主登基不妥,群臣有意让朱祁钰继承大统,联名奏明皇太后,请朱祁钰即位安人心,“国有长君,社稷之福” 。
明代宗朱祁钰|明代宗朱祁钰:代兄救国,力挽狂澜,明朝历史上结局很悲情的皇帝
文章图片

《大明风华》中朱祁钰形象
大臣们无情地抛弃了明英宗朱祁镇,瓦剌想挟皇帝要挟大明,做梦去吧!我们重立新皇帝,朱祁镇还有价值吗?
朱祁钰虽然监国,毕竟不是皇帝,权威性不足,发号施令缩手缩脚,现在是国家危难之际,必须上下凝聚起来,如果朱祁钰登上皇位,对上下团结一心抵抗瓦剌是十分有利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