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大厂里,那些没有"花名"的人( 三 )
一个方向专业性强门槛极高的专业外包,只有少数专业人士可以胜任。企业也可通过“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大幅降低组建团队成本,直接将某个边缘业务板块外包出去。
被称为“阿里最强程序员”的蚂蚁金服的CTO程立(花名鲁肃),原本就是个支付宝新架构的外包人员。由于他在工作里的架构思维很棒,第二年就正式入职了支付宝。
不过程立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上海交大的博士生,做外包也只是为了兼职赚钱。他刚好是“高精尖类外包”的代表。
另一方向,则是“劳动密集型外包”。像外卖员、公司低层次文员这样从事着相对简单而重复的工作。这种外包需要大量密集的人力,和负责组织管理人力的第三方外包公司。最终实现大公司节省人力成本的目的。
专业外包和灵活用工,是“互联网+”和“后疫情时代”共同推动下的产物。这种非全职劳动关系的积极意义,使人才的专业价值可以不受限制得到发挥,企业也能节省“规模不经济”而增加的人力成本。——“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品质,集中人力资源”思路本身,是生产力的发展之下,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
而劳动密集型外包,却普遍存在低水平五险一金、缺乏提升路径、无法融入团体,甚至陷入从“梦想转正”到“无路可走”的困境,“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更是多见。更严重的是,外包岗位成了一个企业里风险最高的岗位,发生工伤意外等事故时,外包公司和用人单位极易发生责任推诿。
随着商业社会不断进化,工种精细划分已经成为趋势。然而,在强大的互联网巨头商业机器面前,无论是专业外包还是劳动密集型外包,都有可能成为“弱势方”。
在不健全的制度下,那些产生社会价值的劳动者,很可能沦为“二等公民”。
(作者丨照川,编辑丨贝尔)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
- 网络攻击|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网站|外媒:乌克兰政府网站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
- 新社|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钱大妈|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钱大妈”“T3出行”“德玛仕”等也被罚……
- 供货|澳大利亚:为防供货中断,大型商超实施限购令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vf|车讯|大众2021年销量创10年新低;少年黑客称发现特斯拉软件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