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三百年间最牛锦衣卫:纵横权斗,一生不败( 四 )


在这件事情上,陆炳的确有僭越甚至乱政的嫌疑 。但往深了想,此事或许恰是陆炳有意为之 。
那个时候,嘉靖本人在言官面前风评就很一般,如果陆炳的风评比嘉靖要好,岂不是无形之中就被名誉裹挟了?陆炳也是聪明人,宁可给自己制造污点,也不想被嘉靖扣上沽名钓誉的帽子 。
因此,这场风波最终演变成嘉靖出面保住陆炳,对言官的弹劾留中不发 。
锦衣卫|三百年间最牛锦衣卫:纵横权斗,一生不败
文章图片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严嵩终于取代了夏言,成为大明帝国新一任内阁首辅 。
比起自己的前任,严嵩为人圆滑,为了擅权,不惜残害官员,排除异己,可以说各方面均不如夏言 。但在掌权期间,无论是严嵩还是其子严世蕃,都不敢随意得罪陆炳——他们都知道,陆炳与嘉靖的关系非常铁,更何况,严嵩扳倒夏言,陆炳也是出了力的 。
只不过,在陆炳心中,他自始至终都谨记,他的主人是嘉靖 。即便严嵩之子严世蕃对陆炳评价颇高,称其为天下三大才子之一,陆炳也不为所动 。
相反,陆炳就像是嘉靖的“眼睛”,密切注视着严家父子二人的一举一动 。
为了巴结陆炳,严嵩甚至授予了陆炳铨选文武官员的权力,希望陆炳在皇帝面前多加美言 。但陆炳明白自己只是嘉靖手中的“宝剑”,剑柄还在皇帝手里握着 。故对严嵩父子的安排,敷衍了事 。
随着嘉靖帝的“甩手掌柜”角色越演越娴熟,严嵩父子在朝中的胆子也越来越大,要贿鬻官、沽恩结客、妒贤嫉能、阴制谏官等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利用嘉靖对大臣的猜忌心理,让所有弹劾他们父子的官员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诸如杨继盛、何维柏、沈炼等人,要么下狱囚禁,要么廷杖致死 。
锦衣卫|三百年间最牛锦衣卫:纵横权斗,一生不败
文章图片

▲曾任锦衣卫经历的沈炼,来源:网络 。
这个时候,陆炳的正义感被激发了出来 。
每当有朝臣因弹劾严嵩而被治罪时,只要不触及皇帝的底线,陆炳都是能救就救 。他的手中,曾营救过名将俞大猷、兵部尚书聂豹、礼部尚书徐阶等人 。即便如沈炼这种拼死也要参倒严嵩,触及嘉靖帝底线的官员,陆炳也是看在曾经一起在锦衣卫共过事的情分上,亲自为被贬流放的沈炼送行,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沈炼保持书信往来,给予对方精神支持 。
锦衣卫|三百年间最牛锦衣卫:纵横权斗,一生不败
文章图片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十二月,陆炳在任上猝死,享年51岁 。
关于陆炳的死因,明末史家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保留了两种说法:一种以大臣流言的口气,称陆炳晚年失宠,在嘉靖帝的授意下,严嵩父子下毒杀了他;另一种说法则称陆炳在少保杨博家饮宴,酒醉暴卒 。
嘉靖帝在陆炳去世后,非常悲痛,对着陆炳的画像哭泣 。他要求成国公朱希忠兄弟妥善照顾其家小,并追赠陆炳“忠诚伯”,赐谥“武惠” 。由此可见,沈德符的第一种说法并不成立 。
至于称陆炳在少保杨博家饮宴,喝酒过量而亡,除了沈德符所言外,谈迁的《国榷》中也有记载 。但奇怪的是,这些信息,在《明世宗实录》及《明史》中均没有出现 。
因此,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陆炳的结局是善终 。
锦衣卫|三百年间最牛锦衣卫:纵横权斗,一生不败
文章图片

▲影视剧中的陆炳,来源:剧照 。
尽管陆炳生前一直在文官集团与皇帝之间找平衡,并让嘉靖帝万般留恋,但其身后依旧难逃历任锦衣卫头子被清算的“魔咒”,在嘉靖之后的隆庆朝被彻底否定功绩 。
当时,隆庆朝内阁首辅高拱与徐阶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政治矛盾,为扳倒徐阶,高拱将矛头对准徐阶的好友、已故“忠诚伯”陆炳 。在高拱的授意下,御史张守约向隆庆帝实名揭发了陆炳,称其在嘉靖年间结纳严世蕃,图谋不轨,杀人越货,蒙蔽圣听,贪赃枉法,无恶不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