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群|“已读不回”伤害了谁?阿里引爆舆论的11天:内部影响远超外部舆论震动( 二 )


20多万阿里员工中,不少人在8月的第一周的周末收到了来自各方的“问候”,阿里巴巴员工韩喆(化名)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身在北京,即使内网有相关热帖,起初对于杭州的食堂维权及事件本身并无任何感知,直到周六,在晚饭出门前他和大众一样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结果我整个饭局全程在打电话,饭一口没吃”。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采访获悉,阿里巴巴员工发消息“轰炸”内网时,一位蚂蚁集团的管理层也被频繁@,被要求出来解决这件事。而周某从事业务属于生活服务板块,与蚂蚁集团业务没有明显交集。对此,阿里员工透露,“因为之前他解决过相关问题,大家觉得他公正、能力强、效率高,解决结果能让大多数人满意,所以一部分人希望他可以站出来帮忙解决问题”。
那一夜,愤慨、理智、试图解决问题、打负分、举贤的声音在阿里内网交织。与外界一片声讨不同,“叮叮叮”的消息提示音不仅是阿里员工对受害同事的关切,也是对阿里文化的痛心与复杂情绪。
但如9年工龄的“老阿里”所说,不必质疑“阿里人”的行动。
8月8日,另一篇“Aliren help Aliren(阿里人帮助阿里人)”的长文在阿里内部传开,这是一篇6000多名阿里人关于807事件的联合倡议,倡议向外界告知了有一群“勇敢牛牛正在冲塔”。
“冲塔”一词最初是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的术语之一,后随着MOBA的普及,这一用语传播开来,含义也随之丰富化。该词在游戏中指没发育完全就去打防御塔,在8月8日当天被“勇敢牛牛”们化作为普通员工对于公司顶层的质疑。
长文提到,建议公司正视周某在内网提到的诉求,为其提供赔偿等,公开调查组成员、运作机制,并及时披露信息,严查事件过程,给个交代,借此事件推动员工职场反性骚扰/反性侵制度的建立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获悉,近期勇敢牛牛小组员工选出了几位成员作为代表加入阿里内部调查小组,参与本次事件调查,成员为公司筹备建立《员工反性骚扰/反性侵保护机制》提出建议,同时,勇敢牛牛小组成立了相关心理帮助小组、法务帮助小组。
8月12日,在警方出阶段性调查结果之前,阿里巴巴公布了推动反性骚扰的机制化工作进展。阿里巴巴表示,正在制定《阿里巴巴集团反性骚扰行为准则》,强化对性骚扰零容忍。此外还完善了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交往的行为准则,并明确性骚扰、性侵犯等恶性事件的投诉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举报通道畅通。
同时,成立ALI-WE(反陋习小组),对集中反映的不当工作方式自查自清,包括但不限于酒桌陋习、低俗玩笑等在工作场合让员工感到不适的方式。
这已经是女员工举报被侵害事件以来,阿里再度公开表态。此前的8月9日凌晨5点,阿里宣布了阶段性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显然,阿里员工此次“冲塔”,并非如游戏里一样无意义。
“这个小组其实就是一个救助小组,一群人站了出来。”多位阿里的员工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这次事件对阿里内部影响极大甚至远超于阿里的外部舆论震动,“很多人来阿里是带着理想来的,他们觉得在阿里会成就一番事业,在这里有很多事情值得去做,但这次事件发生后,公司的处理态度以及后续的发酵让他们想象的那个公司形象破灭了”。
“已读不回”伤害了谁?
与内网里的开放讨论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周某在最初内部维权时得到的“冷处理”。
据周某自述文件,8月2日,从事发地济南回到杭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公司找领导反馈这件事。当事人首先联系了BU(业务单元)内的领导九戎(淘鲜达负责人)、悦尔(HRG)、阿甘(淘鲜达LKA负责人)(上述皆为阿里巴巴内部花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