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我把五六年的经验,汇总成社群运营的14招
编辑导语:社群运营是与各类人打交道最为频繁的一个运营岗位,同时它也是非常难做出成效的。作者将其五六年做社群运营的经验,汇成14招,与你分享,希望你对你在社群运营路上有所启发。
文章插图
社群运营有多难?难于上青天,我接触的运营人里面,两类人最为稀缺,一类是文案写的很拉风的,另外一类是社群运营的很拉风的。
文案写作需要天赋,没有天赋,后期培养比较难。而社群运营需要技巧,只要懂了社群运营的那些技巧,你也能成为社群运营高手。
这里我把我五六年的社群运营经验,汇总整理为社群运营十四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定位篇1. 定位清晰拉社群之前一定要有个大体的概念,知道自己拉的社群是什么群体,可以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服务。定位清晰后,才能找准目标用户。
我曾经尝试将小红书达人与普通用户放到一个群中,结果聊不到一起,群最后也不了了之。
2. 选择平台现在做社群无非是个人和企业两个平台,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个人拉得更有亲和力,企业的总感觉有点距离。
但是个人群的管理不如企业群完善,比如企业群支持自动回复,进群欢迎语,个人群是没有的。根据两个平台的规则,我的建议是:人少选个人,人多选企业。
二、拉人篇1. 60人法则当有了种子用户,什么时候拉人最为合适,就是你觉得能拉到60以上人数时在拉人。如果群里的人数低于60,很难做促活,大家活跃不起来,用不了几天群就萎了。
一开始建群,群里人数能超过100人,会比较活跃,后期慢慢拉人进群,会一直活跃下去。
2. 拉人方式目前拉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群二维码,一种是单对单拉人。两者的区别在于,二维码拉人速率不可控,一旦同时涌入100+,恐有风险。
上次半个小时进来150人,导致号和群都不见了。规避风险的方法是做活码,分散进群的压力。
个人拉群不要直接拉,这样转化率太低。可以先打提前哨,发圈或私信问有兴趣进群的扣1,能回复的都拉进群,效率高且用户更精准。
3. 进群入口单对单或者朋友圈都是即时的,如果是在大企业上班,需要持续不断的把流量导到社群,就需要在服务平台上把企业放进去,引导用户加企业,然后企业把用户拉到社群中。
那些有几千万上亿粉丝的品牌必须把引流流程化,这样才有效率和降低流失。
注:为了规避敏感词,本文很多地方采用缩写的名称,聪明的运营应该知道我讲的是什么。
4. 人拉人啦这个玩法大家懂得,是最有效也是风险最高的拉人方式。19年时可以做,现在比较难做了。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风险都很高。
前几天听一个用企业做人拉人,永久封号,不过还好最后申诉回来了。一定要控制控制再控制,悠着点来,应该还是可以的。
5. 大群周期不要妄想着一来就整500人大群,群有200人限制,到了200后面就得单个去拉人了,一些企业会把人数控制在150到200之间,但实际上群人数肯定是越多越好,因为活跃分子的占比是固定的,我的经验是群少人多,群多人少。
意思是如果你们公司维护的群在几个,每群400+人是可以的。如果是维护几百几千个群,群人数在200以内就可以了,人多了,你也忙不过来。
三、促活篇1. 促活最难大家要有个意识,前面几招都是一次性工作,分分钟到位。而促活篇才是真正开启了社群运营,一个社群即使有2000人,不活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还是那个公式:社群活跃度与变现能力成正比。做社群,一定要做促活。
推荐阅读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钱大妈|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钱大妈”“T3出行”“德玛仕”等也被罚……
- 山姆会员店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
-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家用燃气灶具新国标本月实施,这个功能必须有
- 工信部|互联网的柏林墙即将倒掉,一个新时代的混沌从这周五开始!
- 王者荣耀|离开乐视的五年,我带着伤疤生活
- 我的骄傲|离开乐视的五年,我带着伤疤生活
- 支付宝|支付宝集五福开启预热 上线“春节记忆”活动
- 电商|我市发布“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 直播|一线城市发真货、四五线城市卖假货,直播购物你被区别对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