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深度|快手海外迷航( 三 )


然而陈晗还是把这款产品作为一个需要重视的对手提给了宿华。他认为快手需要赶快调整产品策略。
“很简单,快手模式是用户什么都可以拍,但对没有使用过短视频产品的海外用户,比如东南亚人来说,就相当于什么都不能拍;而TikTok当时的使用场景是固定的(即对嘴型+舞蹈唱跳),哪怕没有表演能力的用户,大家听听音乐也是可以的。”
但宿华显然对此并不感冒。
“除了Kwai之外,快手国际化还有一个团队在泰国试水短视频,因为战略调整,最后也不了了之。”陈晗说这款产品在泰国数据变现还不错,但其模式与TikTok非常相似,这与快手内部的产品理念分歧较大。
“17年到18年的时候,整个快手是非常鄙视字节跳动和抖音的,就是他(抖音)做什么东西,我绝对不会做。这种想法到19年开始才有所转变。”
前快手国内主端产品经理判官同期在快手国内业务工作时,也感受到了这一点。在一次快手双周会上,有员工提问快手为什么不借鉴今日头条的内容分类索引tab,来优化自身产品。创始人宿华的回答是,为什么要抄一个(日活)数据不如我们的落后产品?
在TikTok这个模仿Musical.ly的产品尚在挣扎,而且同一时期快手其它国家队市场仍在增长的事实下,宿华做了决定,几乎在Kwai在韩国市场取得成绩的同一时间,快手放弃了对Musical.ly的竞购。
一个月后,2017年11月,字节跳动以10亿美元的价格正式收购Musical.ly,一起买下的News Republic是一款新闻聚合类产品,字节跳动将其与旗下另一款出海产品Topbuzz(今日头条海外版)放在同一产品线下共同运营。字节跳动虽未同时收购直播产品Live.me,却为其单独追加了5000万美元的投资。
如今来看,这场交易成为了快手和字节跳动日后国际化的分水岭。不过,这不免有些胜者叙事的过分神化。至少在当时,没有哪个意向收购方真的准确判断到今天TikTok的全球“统治力”。
“最简单的一件事,如果这款产品火得不行,字节跳动应该会沿用Musical.ly这个品牌,而不是用TikTok来覆盖它。”一名受访者表示。
据一位知情人士对品玩介绍,当时阿里巴巴方面也曾研究了收购的可行性,但得出的结论是收购价值有限,“它只是一款还没真正证明自己、可能是昙花一现的产品”。因此在Musical.ly团队不断抬高价格之后,阿里巴巴很快就宣布退出收购。
而这基本也是当时所有竞购者的共识。大家都知道这个价格相比Musical.ly的真实数据来说,是一笔溢价严重的交易。最终决定投与不投的关键,就在于各方对它在自身未来业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判断。
具体到快手和字节跳动,就是全球化战略的区别。
在字节跳动眼中,花费重金买下的,是一个在北美已经积累了一批青少年用户,并且拥有了一定本地运营经验的团队,它最重要的意义,是一个进入北美市场的钥匙。不需要从零开始进入这个市场,意味着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长期的技术研发与产品运营等方面。
深度|深度|快手海外迷航
文章插图
“Musical.ly对于TikTok早期的发展的确是至关重要的,这款短视频产品当时已经占据了北美年轻用户的心智,并且带有非常强烈的全球亚文化辐射能力。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没有字节跳动后续坚决地在全球市场的强投入与渗透,这个收购也有可能是虎头蛇尾的,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古玲认为Musical.ly和TikTok的融合,是字节跳动市场、运营,以及战略整体协调一致的成果。
而这把“钥匙”却并未被快手看重。前期轻松取得的成绩,一方面让快手习惯了依靠短期强刺激的打法;另一方面,成绩也限制了他们对国际化的想象力。在快手看来,买下Musical.ly和自己在这个市场从头做起的效果,可能是一样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