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快递老大中通的新挑战( 二 )
再结合顺丰控股等A股快递公司近几个月的经营简报来看,价格战退潮,应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行业老大的新挑战1993年,桐庐人聂腾飞、陈小英夫妇创立申通快递,立足长三角、逐步全国化。6年之后,聂腾飞的弟弟聂腾云从申通出走,创立韵达快递。
装修生意失败、负债182万元的喻会蛟,2000年在妻子张小娟的建议下,筹集5万元赴上海创办圆通速递。张小娟与陈小英的哥哥陈德军是初中同学,创业前通过这层关系在申通干了几年财务,基本摸清了快递生意的门道。
陈德军的另一个同学、原申通分公司经理赖梅松,于2002年离职创立中通。
这便是中国快递行业“三通一达”的由来。
2011年,申通作为快递行业老大,分走了20%以上的业务量,老牌巨头顺丰紧随其后,中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7.6%;4年之后,申通、顺丰市场份额滑落,圆通、中通新王上位;再过4年,中通一枝独秀,拿下两成市场,将前辈们远远甩在身后。
中通快递是中国规模化快递企业中最年轻的企业,最后却成长为业务量最大的快递公司,靠的就是深度绑定电商平台。公司曾对外披露,90%以上的快递订单来自电子商务平台。
2020年,中通以170亿单的业务量一路领跑,韵达142亿、圆通126亿紧随其后,申通、百世汇通、顺丰分别为88.2亿、85.4亿、81.4亿。
公司预计,2021年全年的快递业务量将达到229.5-238亿,同比增长35%-40%。
这些年,中通与顺丰分别向左走向右走,在各自的维度称霸。一个追求业务量,一个讲究业务价值,也就是收入和利润。
但是,快递行业发展到现在,越来越趋近于平。顺丰进攻电商件大打价格战,主动从高价神坛上走下来;整个行业的规模增速已经开始下滑,市场从增量获取转换为存量争夺,业务量老大中通的位子,并不好坐,也急需提升业务价值,不然,市场份额有何意义?
顺丰大搞分拆上市,顺丰同城之外还将获得嘉里物流,一下就有了3家上市公司;同时,建机场,开辟供应链业务。顺丰越来越大,越拉越重,护城河也越来越深。
市场上的其他玩家,军备竞赛的方向也不外如是。京东物流将自己定位为供应链服务商;京东航空,圆通的嘉兴机场,都已经提上来日程。
中通除了打价格战抢现有的市场份额,还在干啥?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
- 小红书|等老了改名吗?小红书成功注册老红书商标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价格战|快递集体"春节不打烊",究竟是反内卷还是内卷加剧?
- 快递柜|最高罚3万,新“快递管理办法”实施是机遇还是挑战?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快递|快递客服外包公司怎样与甲方谈?
- ktv|KTV瞄准老年人
- 快递公司|没人“送货上门”了,派费却涨了?快递员抱怨不赚钱,钱去哪了
- 跑路|又一电商平台倒下,老板带着200亿巨款跑路,用户投诉无门!
- 物品|寄国际快递会被“抓起来”?这些物品千万不要邮寄到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