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为何明十三陵只有极少数对外开放?而清东陵和清西陵几乎都开放?( 三 )


明十三陵|为何明十三陵只有极少数对外开放?而清东陵和清西陵几乎都开放?
文章图片

后来被考古发掘的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当然是要对外开放了,而明十三陵地宫几乎都未开启,由于国家法规规定,也不可能再主动开启地宫供游人参观了 。但即便如此为何明十三陵连地面建筑都不全面开放供游人参观呢?
这主要在于明十三陵地面建筑年代久远,这些地面建筑也都是文物,如果大范围开放让游人参观,那势必会对这些古建筑造成一定的损耗 。所以明十三陵没有完全开放,不过明十三陵现今也是在逐步整理,逐渐开放中 。
比如2021年新开放的明武宗朱厚照康陵就是如此,就拿康陵来说,它的地面建筑在清朝时期就受自然侵蚀损坏的比较厉害,在乾隆时期就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的修葺,在2003年时国家投入了3800万元对康陵地面建筑进行了紧急抢修,也是这次抢修完之后,才逐渐开放了康陵地面建筑的游览 。
目前来说明十三陵其他的帝陵也需要国家一点一点进行修复,只有当全面修复好之后才能让它们最完美的展现给游客 。
明十三陵|为何明十三陵只有极少数对外开放?而清东陵和清西陵几乎都开放?
文章图片

相比之下清东陵和清西陵的地面建筑就比明十三陵保存的更好一些,毕竟它们也比明十三陵更加年轻一些 。清东陵始建于顺治去世之后即公元1661年,一直到1908年慈禧去世落葬才算完事 。清西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直到1915年光绪的崇陵修建完成才算完事 。
清东陵和清西陵都比明十三陵晚很多年,并且清朝统治者对自己皇陵的维护肯定要比对明十三陵的维护更加用心和付出更多的金钱,因此在清朝统治的时期内,清东陵和清西陵保养都要比明十三陵好得多 。
当初乾隆给自己修建陵寝时缺少金丝楠木,还特意打出了修葺明十三陵的名义,将明十三陵中部分地面建筑的大殿拆改为小殿,然后多余出的金丝楠木就被乾隆用来为自己营建陵寝了 。
像这种情况都足以说明虽然明十三陵被清朝保护起来,但清朝并不用心,甚至还在其中偷工减料,这样一来明十三陵整体的地面建筑养护就比清东陵和清西陵差远了,所以国家也需要逐步对明十三陵进行修复,之后才能陆续对游客开放 。
明十三陵|为何明十三陵只有极少数对外开放?而清东陵和清西陵几乎都开放?
文章图片

写在最后
由于清东陵和清西陵年份比明十三陵更“年轻”,加之清朝对自己的皇陵养护用心度也比对明十三陵更好,再加上清东陵和清西陵都遭到盗挖,因此清东陵和清西陵的开放程度也要比明十三陵高得多 。
至于未来清东陵、清西陵甚至包括明十三陵会不会全面开放,那还得看日后对它们的地面建筑整体修复得效果,国家再决定是否对游客开放了,不过至于埋葬皇帝遗骨的地宫没有被发掘的肯定不会再被发掘了,也就看不到了 。
小岛知风拙见
【明十三陵|为何明十三陵只有极少数对外开放?而清东陵和清西陵几乎都开放?】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