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阿里“打通”生态?可能打开的是潘多拉之盒

随着一则外媒报道,阿里腾讯可能会 " 互相开放生态 " 成为热议话题,双方管理层也对此公开回应。
8 月 18 日,腾讯发布 2021 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在随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腾讯生态系统是开放的,但重点是帮助小商家、中小企业取得成功,而平台之间的互通是 " 非常复杂的问题 "。
在刘炽平看来,一些平台的规则与腾讯不同,包括大量补贴用户、收取商家佣金等,同时也存在假货、盗版等方面的问题," 可能需要时间讨论,以非常谨慎的方式来解决。"
与腾讯的审慎相比,阿里对于开放的渴求要强烈得多。
本月初,阿里董事长兼 CEO 张勇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平台之间的大循环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平台间的互联互通,肯定会带来新的改革红利。
开放是互联网精神的题中之义,也是腾讯阿里都认可的价值观。此外,近年来两家公司的业绩和用户增长逐渐放缓,也需要找到新的增长引擎。
阿里|腾讯阿里“打通”生态?可能打开的是潘多拉之盒
文章插图
根据腾讯 2021 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腾讯营收为 138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0%。各大业务板块中,包括游戏在内的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11%,网络广告增长 23%,表现中规中矩。只有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增长 40%,势头依然强劲。
阿里同样面临着不小的增长压力。
今年第二季度,阿里收入 2057 亿元,同比增长 34%;排除并表高鑫零售的影响后,同比增长 22%。在报告期内有 618 大促、销售费用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这一业绩并不亮眼。
用户方面,今年第一季度,阿里的国内年度买家人数猛增 3200 万,但上季度又回落至 1700 万。被阿里视为 " 全村希望 " 的淘宝特价版,年度买家的绝对增量也从前一个季度的 5000 万降至 4000 万。
面对如此局面,重申 " 开放 " 诉求,增开流量源泉,对于一些公司来讲,显然是一个打破增长天花板的办法。
不过,从刘炽平和张勇的近期言论来看,对于向谁开放、如何开放、何时开放,两大巨头仍存在着很明显的分歧。
总的来说,腾讯的开放重点是数量庞大的中小商家,允许和促进个人、中小企业和商家与用户直接互动。阿里则把重点放在了大平台之间的开放,其实也就是与腾讯的互联互通。
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腾讯和阿里短期内不可能推动实质性的互相开放。而开放背后的一系列潜在风险,有可能伤及平台的用户体验和商家利益,也让平台缺乏张开怀抱的动力。
互联网的开放,本应是大大小小的主体均参与其中,打破一切不必要的壁垒,从而促进信息流动效率,让最广大的网民群体从中获益。
【 阿里|腾讯阿里“打通”生态?可能打开的是潘多拉之盒】但在当前语境下,公众和媒体谈及开放,往往将其局限于腾讯和阿里相互开放生态;更具体而言,是微信对淘系电商开放。这也是两大巨头 " 互相开放 " 的命门所在。
不过,微信电商与淘系电商遵循两套完全不同的规则,平台内商家已习惯按照既有模式做生意。如果淘系电商涌入,随之而来的 " 规则嵌套 " 会导致平台治理难度急剧放大,业务合规和用户保障的复杂程度都呈几何级数增加,小商家的利益难免受到冲击。
这也是腾讯的最大疑虑之一。本周的业绩会上,刘炽平在谈及开放生态时,特意点出不同平台的主要差异,包括补贴政策,假货、盗版问题的处置规则,是否向商家收取佣金等。
" 平台和平台互通面临很多实际问题。例如,资源丰富的平台能够提供大量补贴,那是否会影响到微信平台上的商户;对于其它平台上的假冒、盗版等问题,我们又能否处理;平台间完全不同的商业政策,我们该如何应对,等等。举个例子,不同于其他平台,微信对平台上的商家和品牌不收取任何佣金费。" 刘炽平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