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微信红包公益玩法探索:将腾讯公益场景嵌入拼手气红包

编辑导语:微信红包已经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产品之一,那么,若将腾讯公益场景与微信红包契合,是否能提升公益的曝光度?具体来看,微信公益红包又应该如何设计、并让用户愿意使用?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微信公益红包场景设计做了阐述,一起来看一下。
用户|微信红包公益玩法探索:将腾讯公益场景嵌入拼手气红包
文章插图
2014年,微信红包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全民抢红包热潮,微信支付也通过微信红包场景成功逆袭,实现了“马云花十年做的事情,微信一夜完成”的成效。
2021年春节,火爆的微信红包封面实现了用户与品牌的“连接”,微信搜一搜、视频号、朋友圈广告、公众号均获益颇多。
如果将腾讯公益场景嵌入微信拼手气红包,即用户在微信群中发放拼手气红包中的一部分金额将自动捐赠给腾讯公益项目,是否可以为腾讯公益项目带来更多的曝光量及善款?
一、微信公益红包定义所谓微信公益红包,是指用户在微信群中发放拼手气红包时,如选择该红包为公益红包后,微信群用户依然按目前拼手气红包规则进行抢红包,但该红包中一部分随机金额将自动捐赠给腾讯公益项目,即微信群用户抢到红包转入微信钱包的汇总金额=红包总金额-捐赠给腾讯公益项目的公益金额。
用户|微信红包公益玩法探索:将腾讯公益场景嵌入拼手气红包
文章插图
如上图所示,用户在发放公益红包时,可以选择该红包产生的公益金额随机捐赠给某一类型(疾病救助、扶贫救灾、教育助学、自然保护等)项目,或者指定公益项目。在产生公益金额后,可在红包页面再显示具体的公益金额及公益项目。
二、微信拼手气红包算法及规则由于微信公益红包的基础是拼手气红包,且其公益金额产生方法也与拼手气红包金额产生算法及规则存在一定关联,故先介绍下微信拼手气红包算法及规则。
微信拼手气红包金额的具体生成算法是微信红包的核心,微信没有对外进行公布;但根据网络上的信息、“高质量用户”的测试验证、以及个人的观察,比较认可的算法为:
微信拼手气红包的金额是拆的时候实时算出来,不是预先分配的。
【 用户|微信红包公益玩法探索:将腾讯公益场景嵌入拼手气红包】假设N个人抢M元红包,微信会先给后面的N-1个人预留0.01*(N-1)元,确保后面的人至少抢到0.01元;而红包金额在0.01和剩余平均值*2之间。
例如:总金额100元的拼手气红包,红包个数为10个,第一个用户抢红包时,红包的平均值为9.99元(99.91元/10个),第一个用户抢到的红包金额均匀分布在0.01元~19.98元之间;当前面3个用户抢到的红包共计40元是时(红包总金额剩余60元),第四个用户抢到的红包金额均匀分布在0.01~(59.94/7*2)=17.12之间。
微信拼手气红包部分规则如下:

  • 手气最佳者是在该红包被抢光后才产生的,即使该红包的剩余金额已小于前期某个用户抢到的金额,也不会提前产生手气最佳者。
  • 手气最佳者只有一个,即使两个用户抢到同样的最大金额,先抢到最大金额的用户就是手气最佳者。
  • 如果红包在24小时内没有被抢光,将不会产生手气最佳者。
  • 抢到的红包金额将实时转入用户的微信钱包
三、微信公益红包中公益金额产生方法为尽量少改变目前拼手气红包的用户体验,同时公益金额应为随机金额(发放者在发放公益红包时,无法知晓此次公益金额数值),初步设计出如下四种微信公益红包中公益金额产生方法。
1. 方法一:公益金额=系统自动生成一个虚拟用户抢到的红包金额当用户A发放公益红包时,由系统自动生成一个虚拟公益用户按目前拼手气红包的算法与其他微信用户一同去抢红包(虚拟公益用户按随机次序去抢红包),抢到的红包金额就是用户A捐赠的公益金额,但该方法严重破坏了微信拼手气红包现有用户体验,尤其出现虚拟公益用户为手气最佳者情形时,很容易让用户产生“微信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想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