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如何策划一场真实客户线下座谈会( 二 )


电话外呼:当企业掌握的客户数据足够丰富,不需要客户再次提交信息时,电话外呼是非常省时省力,并且十分高效的一种方式;通过比对客户数据列出客户清单,拟定好邀约的话术就可以通过电话对客户进行外呼,要注意非必要情况,尽量避免使用个人手机号码,以免引起客户防范警惕。
2)保持高参与率的技巧
活动邀约工作一般会在活动正式开始前一周的时间就要开展了,因此客户邀约成功仅仅是活动成功的前置条件,如果没有好的客户承载,那么很有可能在接下来就会陆续出现客户大规模爽约的情况,为此我们需要一些技巧来与客户建立持续的沟通,保持客户新鲜感,激发客户好奇心,保障客户参与率;
建立一个沟通渠道:
客户邀约成功为活动开展的前置条件,这个前置条件还必须要埋下一个“钩子”,这个“钩子”就是与客户沟通的渠道,常用的就是微信、QQ之类的聊天工具。这个渠道是后续向客户传递活动信息的唯一渠道,发布的信息包括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位置定位、福利奖品等等。
设计多层次激励:
【行动=动机*能力*触发】
要让用户产生一个行为,需要三个条件来满足:

  • 用户的需求足够强烈
  • 用户有能力顺利的实现这个行为
  • 用户能够及时接触和感知
在用户能力以及用户触发层面,其前期的数据分析筛选以及邀约的工作中已经考虑到并且满足条件,那么给予用户足够的动机是特别需要考虑的。
座谈会|如何策划一场真实客户线下座谈会
文章插图
从马斯洛需求模型来给予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满足:
  • 生理需求:一般适用于活动敏感度较高的客户,这类客户仅需给予一定诱惑力的物质奖励即可,通常根据奖品的价值层度划分为几个等级奖项,然后将奖品信息通过沟通渠道发送给客户,激发客户兴趣;
  • 安全需求:对于这类客户尤其是首次参与线下活动的客户,他们本身对活动奖品感兴趣,但又对活动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抱有疑虑,因此除了要向客户推送奖品信息外,还需要发布一些官方的活动推文或者表明企业身份的东西,来打消客户的种种疑虑。
  • 社交需求:满足客户积极社交,与他人建立关系与联系的需求,比如:对参与本次活动的某大咖或意见领袖做包装与宣传;也可以针对本次活动的主题抛出用户较为感兴趣的话题,为座谈会互动做铺垫;
  • 尊重需求:给予客户充分的仪式感与尊重,比如常见的邀请函、参会邀请邮件是形式上的仪式感,聊天过程中的尊称与尊重是在交流中传递的仪式感。
  • 自我实现:这类客户一般不会太关注较为物质的奖励,他们需要一个可以阐述自己观点与建议的机会,通常这类客户一般是企业的资深客户,他们有自己的主观感知与独到见解,企业只需要给他们足够的展示空间,他们就非常愿意参与其中;
电话确认:
在客户邀约以及客户维系都做得非常好的前提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电话确认”,这个步骤在活动开展的前一天开展,主要目的是再次提醒客户明天活动的时间、地点与议题,确认客户是否到场。这个电话不仅是活动策划方的最后摸底,也是给客户再次打了一针强心剂。
3. 访谈提纲拟定提纲可分为:要点式,只列出关键性问题或起始性问题,并不包含具体的话术,在访谈的过程中式人员自主把控,这种方式适合资深研究人员,比较有经验的人员,由于不是很具体,是可以直接编写的;剧本式,列出尽可能全面的问题,包含所有问题的提问话术,在访谈过程中按照访谈提纲进行访谈,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多人同时访谈时适用同一份提纲,并且需要先深访几名用户之后再编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