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巨头抱团≠真正开放 被阿里私心裹挟的腾讯能否拒绝?


淘宝|巨头抱团≠真正开放 被阿里私心裹挟的腾讯能否拒绝?
文章插图
阿里腾讯要互联互通的消息,已经从年初传到了现在。如果说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都是“绯闻”,最近几天的消息,已经到了“正主回应”的环节。本以为这场“联姻”是两家已经商量好的门当户对的“亲事”,但如今从两家正主的表态中可以看出,这可能并不是“两情相悦”的喜事。
8月初阿里CEO张勇公开谈互联互通:“平台之间如果能实现互联互通,肯定能带来新的改革红利。”而腾讯2021年半年报的业绩沟通会上,总裁刘炽平的回应——“腾讯的生态环境‘本质上’是开放的”“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制度”“平台间的互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我们会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些问题”……
态度各自鲜明的发言,让这桩“联姻”里最大的获利方是谁不言而喻。其实,如果仔细分析下来,对于互联网行业的一些其它从业者,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这不仅不是“喜事”,甚至是“噩耗”。
淘宝|巨头抱团≠真正开放 被阿里私心裹挟的腾讯能否拒绝?
文章插图
背后仍是私心:攫取流量巩固在电商领域的垄断地位才是目的先来看双方态度背后的原因。从提交淘宝特价版小程序试探,到官方发言人出来表态,即使是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受到阿里对于这桩“亲事”的急切。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不用说是商业社会了,阿里的态度背后,是利益使然——它看上的是腾讯的流量,尤其是微信的十亿流量池。
阿里对流量的渴望从淘宝成立延续至今。在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这种渴望就更加迫切。近段时间,阿里的用户增长主要来自于淘宝特价版。这还是阿里以巨额营销费换来的。
前不久,东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2021财年阿里新增年度活跃买家0.85亿,增长11.7%,增速同比有所下滑,随着低线城市用户红利的逐步消散,用户增长的天花板将逐渐显现。
因此,已经有分析人士直言不讳指出,“无论是中国零售平台年活用户数、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还是淘特年活消费者的增量,都显著少于上一季度,这或许意味着,阿里后续新增获客只能寄希望于与腾讯的生态互开。”
风水轮流转,曾经主动屏蔽微信、百度等接口的阿里,为了寻找新的流量也不得不把目光重新锁定微信。眼下对阿里来说,微信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一块“肥肉”,这算得上是中文互联网领域阿里尚未介入的最大流量池。
从这方面分析,阿里主动与腾讯互通生态,最直接的目的也浮出水面,即希望借由微信带来的新鲜血液,巩固自己在电商领域的垄断地位。
只顾自己加强垄断,却对千万中小商家的“瑟瑟发抖”视而不见?当然,肯定有人说,如果真的开放了,微信的交易额不就上涨了吗?这对微信来说应该是有利的。
且不说对微信本身是不是好事,至少微信内的千万中小商家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此前,阿里腾讯传出互相开放的消息后,拼多多、京东股价应声下跌。连这两位“小巨头”都顶不住,更何况中小商家呢。
数据显示,2020年通过小程序产生的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100%。为了吸引商家入驻,微信今年还开放了外部跳转,甚至免去商家的支付费率。对一些深耕微信的中小商家来说,微信生态中的小程序、企业微信、视频号直播相互关联,结合微信群,已经能建立起自有的思域流量,打造交易闭环。
淘宝|巨头抱团≠真正开放 被阿里私心裹挟的腾讯能否拒绝?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Tech星球)
笔者曾联系过某位经营服饰产品的微信商家,对方表示,微信生态与传统电商平台不同,在微信里经营的更多是私域流量,复购率高,且营销成本较小,“从获客成本和效率上来看,微信更划算,而且不需要佣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