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新兴的网络语言,为什么越来越没有文化感了?
对于年纪稍大点的人来说,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当下很多语言都看不懂了。
以前的人夸一个人说“有水平”,现在叫“yyds”;以前自称工作辛苦,现在自嘲“社畜”。这些语言揭示着现代人对于事物看法的转变。
在2021东京奥运会期间,国内最大的电商之一,在官方账号上祝贺中国羽毛球队在奥运会上包揽金银牌,用的文案是“铩羽而归”,观众说,这家电商的文化水平真是“罄竹难书”。
这已经不是这家平台第一次用错书面语了,虽然平常大家都有用错字的情况,但是作为一个大公司,发文案是需要审定的,夸人用错词,是一件尴尬的事。
还有袁隆平先生去世的时候,很多大V把“国士无双”打成“国土无双”,笑翻了观众。不知道“铩羽而归”和“国士无双”,这是现代人文化语境的崩溃,当人们基础用词都不一样的时候,要怎么谈共识?
语境崩溃并不是稀罕事,我们的口语本来常常处于颠覆状态。改革开放初期,香港粤语词汇进入北方口语,之后冯小刚的贺岁电影等,都用消解的方式去对付原来的官方语言,融合了大量的北京土话和黑化,出现了全新的语言现象。
最早出现系统性语言颠覆的是作家王朔的小说,他把过去的局面打破,建立了新的格局,口头语言是对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影响。
同样具有影响力的是赵本山的小品,对于大众来说,以前赵本山登上春晚的意义,就是让全国观众在满台的规范语言里,体验十几分钟有力量的民间语言,赵本山让大家知道,可以在正式场合里这样真实地说话。
文章插图
在之后,网络的普及,出现了各种BBS时代的用语,比如“骨灰级”“菜鸟”这些词,现在年轻一代听起来都会觉得老土。当年这些词语,只会用在BBS聊天室,日常生活中是绝对不会用的。
接下来,短视频崛起,网络语言的传播更快,也更口语化。现在的年轻人从抖音、快手和B站学到的语言,有混杂南北口音的方言,很多南方小孩能说北方话,就是从短视频学习的。
今天的口语在部分地“去中心化”,地方方言开始脱离本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触达,掀起共同的情绪。这种现象并没有具体的好坏,每个人都有选择使用语言的权利。
文章插图
笔者跟大家来分享下现在网络的一些热词。
比如“破防”,这个词来自网络游戏里突破对方的防御技能或者装备,现在被用到突破了某个人的心理防线,情绪被戳到痛处。要是没有在游戏里被击败过,可能就对这个词不会有太多感受。
比如“爷青回”,意思是大爷的青春回来了,80后、90后看到童年看过的电视剧和动画片,都会说这句话。
再比如“yyds”,就是永远的神的的拼音缩写,意思是夸一个人很厉害。
【 词语|新兴的网络语言,为什么越来越没有文化感了?】还有“干饭人”,这个词跟“打工人”“社畜”等词语出现在一起的时候比较多,这代表着当下职场人的自嘲,身在职场,忙得不可开交,没有自我空间,只剩下吃饭这个基本需求可以保留一些基本感知。
这些词语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它和之前的语言逻辑和经验毫无关系,无视经典,就是要造就一个新词语出来。年轻人用新词,目的就是要和其他群体形成区别。
第二个特点是这些新词完全以情绪为推动,取材自直接场景,不需要什么知识基础,不在乎语言质感。
综合起来,就是始于网络经验,成于群体情绪。这也是语言问下在当下的一种延伸,是年轻人演绎出来的新事物。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