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翎|好端端的孔雀花翎,是怎么插到官帽上的?
【花翎|好端端的孔雀花翎,是怎么插到官帽上的?】凡物但沾官气,往往一步登天 。
就拿公孔雀屁股上的翎毛来说,其功用本为吸引异性,但是一旦脱籍进入官帽序列,便成了至尊至贵之物,非皇上恩准,贵戚勋臣也不得擅用 。一般人更是想也别想,否则脑袋就得搬家 。
文章图片
花翎在首,并非万事皆休 。如果文臣武将办差不力或是吃了败仗,皇上随时可以将其收回,改正错误或另立新功后再行发还 。
《清史稿》中,有关大臣花翎之赏、夺、复的记载,比比皆是 。就连李鸿章的三眼花翎也被夺过,叫你没了面子再去挣蹦 。花翎名额有限且不是终身制,更逗引得众人想方设法而得之 。乾隆四十六年(1781),皇上巡幸路过保定,在家养病的前大理寺卿尹嘉铨接驾时忽然求赐花翎,说是出门前曾向小老婆夸下海口,皇上如不赏,将影响家庭关系 。如此荒诞的理由让乾隆大怒,下令将该人交部议处,定罪绞刑 。最后,还是皇上宅心仁厚,只是将其训斥一番,免了死罪 。
尹嘉铨是生不逢时,如果再晚上几十年,想戴个花翎就不用拿小老婆说事了 。道光之后,由于朝廷开支日增,财政困难,于是打起了花翎的主意 。先是有广州洋商伍崇曜、潘仕成因报效朝廷十几万两银子而被赐花翎,一时荣耀无比;咸丰九年(1859)更立下捐翎章程,7000两银子可换一根孔雀尾巴毛,明码实价,绝不打折 。此风一开,花翎价值自然江河日下,直至大清覆亡 。
一项制度,一旦变成了买卖,初衷再好也得砸锅 。
文 汪朗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