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研|从AI种草莓到百亿搞农研,拼多多掀起科技下沉?

作者:易牟
原创:深眸财经(chutou0325)
农研|从AI种草莓到百亿搞农研,拼多多掀起科技下沉?
文章插图
如果说拼多多蹲到田间地头,埋头搞起了科研,你会惊讶吗?

8月24日,拼多多披露了2021年中报,显示二季度营收230亿元,同比增长89%,截至2021年6月30日,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8.499亿,单季新增2610万,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7.385亿。

这样的体量,可以说拼多多已经成了一个国民电商购物平台。

大体量,也意味着大责任、大担当。就在财报发布同时,拼多多又宣布专门设立100亿元农业科技专项,“百亿农研”专项希望面向农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普惠,以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进一步有动力和获得感为目标。

很显然,拼多多这回是铁了心,决定要蹲在田间地头搞科研了。

1,蹲田头做农研,拼多多开启科技下沉?
实际上,拼多多在农研上的布局,早就已经开始了。

【 农研|从AI种草莓到百亿搞农研,拼多多掀起科技下沉?】2020年7月,拼多多发起了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并打响第一届草莓“人机大战”,四支AI队伍利用数字设备、AI远程种植草莓,与有丰富经验的四支传统农人队,在草莓产量、品质、产出比等指标上展开比拼。

农研|从AI种草莓到百亿搞农研,拼多多掀起科技下沉?
文章插图
而在今年的第二届大赛上,又开始了用AI种番茄……

这一次,设立“百亿农研专项”更是进一步将农研拔到了战略高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体现在三点。

第一,“百亿农研”是拼多多继“百亿补贴”之后的又一次百亿级的大投入,并宣布今后的利润优先投入这个计划。

第二,董事长兼CEO陈磊将担任一号位,公司一把手为项目掌舵,可见在公司中的战略也高。

第三,二季度拼多多研发费用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了40%,加大科研和技术投入已经是一个大方向,而且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上也进步明显,已经初步打造出了一套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直连超过1000个农产区,并带动超1600万农户参与到数字经济之中。

很显然,如果只是小打小闹,不可能有这样“海陆空”全面的投入。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都知道,农业和农产品触及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但在中国却一直存在“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人地矛盾紧张”等痛点。近几年中国各行各业都经历了数字化改造的洗礼,降本增效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农业领域的数字化程序却一直相对较低。

拼多多这一次,等于是主动将科技优势下沉,对农业领域实施“先富带动后富“,帮助农业建立起数字化体系。
2,新方式产生新成果,赋能产业价值初显
那么,拼多多科技下沉搞农研,具体有哪些“操作”呢?
相信大家听过很多关于“智利车厘子”的故事。智利的水果行业都是大公司模式,种植基地附近就是分选包装厂和冷链设施,把水果当成工业产品生产。通过长期种植的数据监测,预测水果的生产周期,以及生产的产量及质量,从而进行相应的市场开发、控制成本,使整个产业进入良性循环,变得更健康更有活力。

同样的故事也出现在的油桃、李子、奇异果等产品上,比如葡萄修穗技术、滴灌与肥水一体化、机械化喷药、中南部的机械防霜、采收标准、果实分选包装、熏蒸杀菌除虫、冷藏与冷链储运等,这些都是一个国家水果产业成功的基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