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研|从AI种草莓到百亿搞农研,拼多多掀起科技下沉?( 二 )
我们今天吃的很多进口水果之所以好看又好吃,与国外的育种技术、栽培技术上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在中国,随着政策的倾斜、扶贫工作的推进、互联网技术公司的参与,也在逐渐缩小这种差距,并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比如,“2020全球农创客大赛”就是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浙江大学联合主办,拼多多支持的。在大赛上,有中国陕西、湖南等地,有团队部署智能蜂箱,用手机追踪蜜蜂轨迹;有来自西班牙的团队,利用远程数字遥控系统,在集装箱内种植草莓;有美国的青年人研发的智慧集装箱,为非洲提供水产养殖的数字化服务。
文章插图
这些技术,都要依靠农研的投入。
也许这样还不够立体,我们可以拿AI种草莓的例子来具体呈现一下。
AI草莓种植管理系统首先通过传感器获取外部环境、水肥等数据,再基于设定的草莓生长模型,向控制草莓生长的外部设备输出决策,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动态、实时的跟踪,用精准且标准化的方式种植草莓。
最终,AI种植的草莓,在产量上平均值高于传统农人组平均值196.32%,在投入产出比上,平均值高出传统农人组平均值75.51%。
当然,目前AI种植还是初级阶段,以此为研究基础,未来将更快探索出一批适用于小农生产模式的、低成本、可复制的AI农业应用。通过将人工经验数字化,为农产区提供植物AI种植模型,提升农业效率的同时,也产生巨额经济效益,这对于整个农业领域来说,都将是革命性的颠覆。
这也说明,科技不仅是存在于领域电子领域,在农业方向也大有可为,科技赋能农业是一个大方向。
而且,拼多多这种电商平台赋能农业还有一个妙处,那就是“研销结合”。
比如,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农货节”中,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先后覆盖400多个优质农产区,首批上线的精选农(副)产品即突破1000款。据悉,自“百亿补贴”上线以来,优质涉农商家已突破1万家,并累计上线超2万款农产品。
文章插图
今年上半年,拼多多农(副)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431%,单品销量超过10万单的农(副)产品超过4000款,同比增长超过490%,单品销量超过100万单的农(副)产品达到30余款。
拼多多一边搞科研,一边将研发成果与农产品市场化,等于是一手托两边,既是一个赋能平台,又是一个交易平台,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免除了上游生产的后顾之忧,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农产品。
另一个角度,在这种长期思维下,农产品也更容易形成C2M模式,如果进一步将科研成果市场化,便能形成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良性循环。
3,科技为媒,点燃乡村振兴新方式
8月9日,拼多多刚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共同启动了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
这届大赛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邀约全球青年农业科研团队,利用前沿的营养科学、精准农业等技术,在6个月内挑战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番茄,并将邀请专家团队,在关键营养元素指标上进行考核。
文章插图
持续的重投入,就像拼多多CEO陈磊说的那样:“拼多多起始于中国广袤土地上的一个个农产品。对于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我们感到自豪,但同时,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推荐阅读
- 朋友圈|微信又更新!朋友圈这种图不能发了?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从业者|这行成为“香饽饽”?“懒人经济”时代来临,大批从业者月入万元
- 反常识|给营销、品牌、市场从业者的4条反常识建议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出版商|谷歌向德国反垄断部门妥协 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 海珠|广州海珠:快递、网吧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免费测核酸
- 网吧|广州海珠:快递、网吧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免费测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