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跨境电商的孤独战士:洋码头在巨头夹缝中幸存,十年沉浮后转身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徐晓倩
巨头|跨境电商的孤独战士:洋码头在巨头夹缝中幸存,十年沉浮后转身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洋码头
2021年7月30日晚,抖音主播毛光光正在进行着带货直播,2个小时,预备的2000万元商品全部卖光,必须调配全球仓库的其他货源。此时,远在上海总部“观战”的曾碧波的心情也跟着直播间的数据跌宕起伏。这场跨境商品直播,海外商品的选品和供应都由洋码头解决。
作为跨境电商的早期创业者,曾碧波是幸运的,十年行业大浪淘沙后,洋码头活得还不错,但是危机感也从未离开。从PC端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电商直播,他必须时刻关注业态的变动,因为在这个行业,稍不留神就会被狠狠地甩出去。
在刚刚结束的活动中,抖音达人、商家GMV再创新高,头部达人毛光光跨境首播GMV破亿,明星曹颖跨境首播GMV超4200万,洋码头海外旗舰店、intime海外旗舰店、TOPO海外旗舰店GMV破千万。
这是洋码头转变为服务供应链综合零售和贸易平台后的一份成绩单。当全网流量都被平台巨头瓜分,留给垂直类电商的市场空间并不多了。QuestMobile发布的《2021年618电商市场报告》显示,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依然是购买转化的重要渠道,流量来源越来越集中于头部平台,社交平台领域74.7%的用户来自微信,而短视频平台47.5%来自抖音。
一星期后,还未完全从电商直播的战绩中彻底缓过的曾碧波,怀着对行业无限的憧憬接受了时代财经的采访。回忆起这场海购商品直播时,曾碧波异常兴奋,他看到了跨境电商的另一种可能性。
海淘赛道的早期领跑者:估值涨到看不懂和很多早期互联网创业者类似,支撑曾碧波踏入社会的门槛不低。他15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少年班,后就职于当时国内最大的C2C电商易趣网。那段时间里,曾碧波见识了电商营销、类目管理、支付和托管服务,还亲历了易趣和淘宝之战。
但在易趣被ebay收购后,一切都变了。为了度过煎熬的窗口期,曾碧波辗转去了美国读MBA。回过头看这段经历,曾碧波觉得离开ebay是对的,但到美国读MBA就有些意气用事了。
【 巨头|跨境电商的孤独战士:洋码头在巨头夹缝中幸存,十年沉浮后转身】好在中国的电商创业风口还未消散,曾碧波没有错失时机。前期在易趣的这段经历,促使曾碧波成了海淘赛道的早期入局者,并且延续了C2C的商业模式。
一开始,洋码头先是在各大社区交流网站上提供大量优质的海淘攻略,很快吸引了第一批消费者入场,但洋码头不做自营业务,而是以买手制为主,实现商品的跨国流通。
买手常年旅居在国外,是最早的个人商家,消费者则通过买手在平台中的小店下单。2014年,洋码头全面取消收取海外商家平台服务费,进一步降低了海外商家进入门槛,海外买手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单纯依靠一批海外买手还远远不够,洋码头前期的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搭建的物流体系。2012年,洋码头创立了贝海国际速递,成为最早布局物流的跨境电商平台。
在全球自建物流中心仓是件苦力活,为了节省开支,曾碧波没有请工人,自己搭建了两百个大货架,这是贝海国际速递发展的起点。
跨境物流一度成为洋码头搭建的行业壁垒。2016年8月,洋码头官方物流海外直邮的时效平均5天签收完成,当时的天猫国际、网易考拉两位头部玩家的海外直邮配送周期平均达到7-15天,洋码头的物流能力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彼时,国内的天猫“双十一”购物节正在重塑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行为,而洋码头引入了国外的“黑色星期五”促销节。2016年“黑五”,洋码头创造了10分钟交易额破6000万的成绩,是前一年的6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