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樉:朱元璋次子,作恶多端,被3位妇人毒死,朱元璋骂他死有余辜

纵观中国历史,发现一个规律,“秦王”这个名号,最容易成为皇帝 。
据统计,从两晋到明朝这1500年内,至少有10位“秦王”登基称帝,其登基的概率,远远超过其他同类的王爵称号 。
其中,最著名的秦王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除了他之外,后秦武昭帝姚苌、隋朝第四位皇帝杨浩、吴越忠懿王钱俶等9位皇帝(或国君)在登基之前,也被封为秦王 。
朱元璋|朱樉:朱元璋次子,作恶多端,被3位妇人毒死,朱元璋骂他死有余辜
文章图片

当然,到了永乐时期,由于明成祖朱棣本人就曾是塞王,他深知塞王权力太大是王朝的威胁 。于是,朱棣通过分化、削弱、南迁三个步骤,形成了“明朝十三塞王” 。“明朝十三塞王”人数虽然变多了,但是,它和“明朝九大塞王”相比,实力却被削减了许多 。
笔者之所以赘述明朝“塞王”的事迹,只是想和大家说明,按照朱元璋的最初预想,九大塞王是以秦王朱樉为首的 。再加上当时朱元璋有迁都西安的想法,所以,朱元璋派朱樉屏藩西安,本就对朱樉寄予厚望 。
《明史·朱樉传》中还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记载:
二十二年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以樉为宗人令 。
意思是,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朱樉身为家族次子,被朱元璋任命为宗人令 。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朱标将来继承皇位,朱樉作为家族中威望仅次于朱标的成员,由他来担任“宗长”,管理宗室成员,约束其他藩王,最合适不过 。
朱元璋|朱樉:朱元璋次子,作恶多端,被3位妇人毒死,朱元璋骂他死有余辜
文章图片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朱樉在个明朝初年的地位是非常超然的 。可是,接下来,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朱元璋的预想 。朱樉也从一位地位超然的藩王,变成了恨铁不成钢的败类 。
二、初代秦王的不安分
《明史·朱樉传》记载:
秦愍王樉,太祖第二子 。洪武三年封,十一年就藩西安 。
洪武初年的诸位皇子,大多是20岁离开南京,前往藩地 。例如,朱棡、朱棣、朱橚都是20岁那年前去就藩 。然而,对比下来大家会发现,秦王朱樉去西安的时候,已经23岁 。
是说什么原因让朱樉推迟了三年才去就藩的呢,无外乎两个原因:第一,毕竟是第一个要离开京城的儿子,朱元璋和马皇后不舍;第二,朱樉还没准备好 。
朱元璋|朱樉:朱元璋次子,作恶多端,被3位妇人毒死,朱元璋骂他死有余辜
文章图片

【朱元璋|朱樉:朱元璋次子,作恶多端,被3位妇人毒死,朱元璋骂他死有余辜】笔者认为,朱元璋既然打算把儿子都派往边塞,断然没有不舍之理,朱樉就藩之所以推迟了3年,本质上还是朱樉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明史》云:
其年五月赐玺书曰:“关内之民,自元氏失政,不胜其敝 。今吾定天下,又有转输之劳,民未休息 。尔之国,若宫室已完,其不急之务悉已之 。”
意思是,洪武十一年五月,朱樉刚来到西安,紧接着朱元璋的圣旨就到了,朱元璋在圣旨上对朱樉说:“关中在汉唐时期,本来是繁华之地,元朝之后,这里民生凋敝 。而今我平定了天下,关中百姓仍然要承担运输和纳税的劳役,百姓暂时得不到休养 。你到达西安后,如果当地给你建的秦王府已经完工,就不要让当地百姓再做其他的劳役了 。”
世人都说洪武大帝性格刚猛,手段狠辣,实际上,朱元璋对待官绅是有些残酷,但他对百姓还是饱含仁爱之心的 。从朱元璋上述这段话,能看出他对关中百姓的关爱 。他表面上是在说朱樉不要过度劳役百姓,实际上是在提醒朱樉,关中是汉唐故地,如果你用心治理,注重与民休息,未尝不能恢复昔日之繁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