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樉:朱元璋次子,作恶多端,被3位妇人毒死,朱元璋骂他死有余辜( 四 )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等到严惩朱樉的机会,因为就在朱元璋派人前往西安的时候,朱樉死了 。
文章图片
朱樉是怎么死的呢,《太祖皇帝钦录》记载:
非法刑诸宫人,有割去舌者,有绑缚身体埋于深雪内冻死者,有绑于树上饿杀者,有用火烧死者 。老幼宫人见之,各忧性命难存 。以致三老妇人,潜地下毒,人于樱桃煎内,既服之后,不移刻而死 。
意思是说,朱樉平时作恶多端,伺候他的宫人们每日战战兢兢,终于有一天,有三位老妇人忍无可忍,偷偷在朱樉经常食用的樱桃煎中下毒,最终,老天有眼,朱樉果然毒发身亡 。
朱樉去世后,朱元璋一方面要严惩凶手,另一方面却让礼部和宗人府降低朱樉葬礼的规格 。朱元璋说:
“呜呼!观尔之为,古所未有!论以公法,罪不容诛!”
朱元璋的意思是说,像你这样的藩王,亘古未有,我杀死毒死你的凶手,是因为你是我儿子,但你之死,实在是死有余辜 。
文章图片
当时,朱元璋已经年近古稀,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他说出这句话,可见对儿子有多么失望 。
朱樉去世三年后,晋王朱棡去世 。同年,朱元璋驾崩,享年71岁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时,放眼望去,燕王朱棣已经成了朱元璋在世的诸子中,年龄最长的一个 。于是,新的故事开始了……
五、写在最后的话
朱樉去世后,朱元璋给了他一个特殊的谥号:愍 。因此,后人称朱樉为秦愍王 。“愍”的意思是“忧患、痛心之事” 。一个谥号,就能准确地概括大明朝第一位秦王的一生 。
《左传》中有云:“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朱樉凶残暴虐,和他的结局,是有因果关系的 。
笔者认为,秦王朱樉的人生,实际上是古代藩王某个极端的放大表现 。在封建社会,藩王处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当他的权力过大,享受的待遇过于丰厚,而又缺乏特定的监督时,就容易忘记初心,而承担这一糟糕后果的,往往是黎民百姓 。
文章图片
当然,笔者不否认古代有“贤王”的存在,但在封建体制下,朱樉这样的藩王并非个例,他代表的,实际上是“家天下”的格调 。这才是后人应该思考和避免的地方 。
后记:在明朝,秦王朱樉这一脉并没有起到“屏藩长安”的作用,朱樉死后,他的长子朱尚炳袭承秦王爵位(第二代秦王),但是,朱樉的六子朱尚炌曾在永乐年间意图谋反,被贬为庶人 。从此之后,秦王朱樉一脉在明朝并没有出过杰出的人物 。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兵,由于李自成发迹于西北,所以秦王一脉最先遭到冲击 。明朝崇祯十六年,明朝第十五任秦王朱存极竟然公开投降李自成,成为最先投诚大顺军的明朝藩王之一 。若朱元璋知道后代如斯,不知道是否位保留秦王一脉而后悔?
推荐阅读
- 朱元璋|朱元璋曾下令:严禁皇族吃人参,崇祯直到上吊前才知其用意
- 朱元璋|朱元璋能当皇帝,竟然是一个道士帮了大忙,正可谓天机不可泄露
- 朱元璋|朱元璋搬来三筐稻谷当殿试考题,刘伯温脸色大变:有人要死了
- 燕王朱棣|朱元璋准备杀朱棣,被朱棣一封信吓得冷汗直冒:比他老子还无赖
- 刘邦|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非常相似?
- 燕王朱棣|如果朱元璋活着,朱棣能成功吗?给他三个胆都不行
- 朱元璋|朱元璋让刘伯温测国运,得到答案后大喜,没想到自己理解错了
- 朱元璋|一代江南绝色才女,朱元璋一夜宠幸后,朱元璋:“推出去,处死”
- 燕王朱棣|朱元璋在给朱棣剥橘子,马皇后却大惊失色:你爹要杀你快跑
- 朱元璋|朱元璋死后被葬在哪里?他墓旁还葬了两位伟人是谁?现在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