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南薰殿中有著名的十三帝坐像轴,可明代有16位皇帝,少了哪3位?

在北京的紫禁城外部 , 武英殿的西南面有一个独立的院落 , 这里就是南薰殿 , 这座“不起眼”的宫殿 , 是整座故宫中为数不多保存到现在的明代建筑 。
乾隆12年 , 内务府发现了一批前朝帝王的画像 , 皇帝亲自下旨重新装裱后挂于其中 , 上世纪中叶 , 故宫中大量珍宝被移去宝岛台湾 , 南薰殿中的“十三帝像”也在其中 , 如今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
如果大家有机会亲眼目睹其真容 , 就会发现一个问题 , 明朝历史上有16位帝王 , 为什么南薰殿中只有13位皇帝的画像?缺了哪几位皇帝?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没有留下画像呢?
明朝|南薰殿中有著名的十三帝坐像轴,可明代有16位皇帝,少了哪3位?
文章图片

图片:朱允炆得知朱棣攻入京城剧照
二、两个“正儿八经”的皇帝
1、“半个皇帝”朱祁钰
第二个没有入主南薰殿的明朝皇帝是景泰帝朱祁钰 , 为什么说他是“半个皇帝”呢?他本身是朱瞻基的次子 , 朱祁镇的弟弟 , 只是一个普通的藩王 , 与皇位无缘 。
转折点出现在公元1449年 , 这一年明英宗朱祁镇率军亲征瓦剌部 , 结果在土木堡兵败被俘 , 这皇帝变俘虏 , 朝廷可咋办?情急之下 , 在权臣和老太后的默许下 , 郕王朱祁钰被推上了皇位 。
可以说 , 他成为皇帝完全是历史的巧合 , 也是临危受命 , 是明朝中期一个“过度”型的皇帝 。不得不说 , 朱祁钰还是有点水平的 , 上台后重用于谦、石亨等名臣 , 力挽狂澜 , 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 此后声望到达顶点 。
明朝|南薰殿中有著名的十三帝坐像轴,可明代有16位皇帝,少了哪3位?
文章图片

图片:朱祁钰被推上皇位剧照
在位期间 , 朱祁钰也确实想过让自己一脉成为正统 , 但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没能成行 , 公元1450年 , 被俘的兄长朱祁镇被放回京师 , 被朱祁钰软禁于后宫 , 景泰8年 , 即公元1457年 , 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宫变 , 迎回英宗重夺皇位 , 同年 , 朱祁钰被废为郕王 , 没多久后病亡 。
在他死后 , 朱祁镇以藩王礼待之 , 没有让他进入帝陵 , 因此 , 朱祁钰在明朝历史上的地位向来有争议 , 在有明一朝也没有给他庙号 , 故而不入“帝图” 。
明朝|南薰殿中有著名的十三帝坐像轴,可明代有16位皇帝,少了哪3位?
文章图片

图片:朱祁钰病亡剧照
2、亡国之君朱由检
朱由检是明光宗的第5个儿子 , 也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 , 他的父亲在位仅一个月就驾崩了 , 但是皇位也没有轮到他 , 而是给了大哥朱由校 , 公元1622年 , 朱由检被册封为信王 。
【明朝|南薰殿中有著名的十三帝坐像轴,可明代有16位皇帝,少了哪3位?】天启7年 , 朱由校驾崩且没有留下子嗣 , 在大臣们与皇族商议后 , 决定让德行不错的信王朱由检继承皇位 , 他也成为了明朝唯一“兄终弟及”的皇帝 。
登基第一年 , 崇祯帝就除掉了大太监魏忠贤及其党羽 , 颇有中兴之势 , 此后多年里 , 虽然他励精图治 , 想要把明朝从大厦将倾的悬崖边缘拉回来 , 奈何积弊已久 , 内忧外患之下仍然无力回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