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人的兵团灰飞烟灭,黄百韬死前都没明白怎么会输( 二 )
蒋介石对战场态势的判断与黄百韬相反,他始终认为,共军打仗向来先打弱敌,粟裕首选的攻击目标必然是海州方向的第九绥靖区。因此,蒋介石命令7兵团第100军星夜开赴海州加强防御。
但是仅过了一天,蒋介石突然改变主意,不但命令100军掉头回来,还让驻守海州的44军向徐州收缩。蒋介石习惯性的朝令夕改,让7兵团痛失最后撤退的时机,为了等待1个军而最终葬送了5个军。
黄百韬的签名照
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刻,看似荒诞的事情就这样真切地发生了。黄百韬没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气魄,只好在新安镇焦急地等待44军的到来。他和他的第7兵团的悲剧命运,就从刘峙这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开始了。
渡桥就是架不起来
6日夜晚,黄百韬在焦急中整夜未眠。他心知肚明,在党国高级将领的眼里,非黄埔出身的他永远入不了主流。在蒋介石制定的守准计划中,第7兵团被规定为最后的掩护部队;而当蒋介石改变计划决定死守徐州时,7兵团就成了共军首先下手的目标。
44军终于疲惫不堪地到达新安镇。自凌晨开始,7兵团开始了逃亡似的大撤退。撤退一开始,黄百韬就发现了一个重大失误——没有提前在大运河上架设渡桥。他在临死前终于意识到,这一失误几乎是致命的。
很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没有及时架桥是黄百韬的一时疏忽。其实不然,在有关史料中我们可以找到11月5日黄百韬派工兵前往运河架桥的命令,但是不知为什么,直到7日渡桥也未能架起,这一原因至今是个谜。
十多万人马拥挤在一起,从仅有的一座运河铁桥上通过。黄百韬发现这一巨大失误之后,命令再架一座平行的浮桥。
100军军长周志道说,要架桥也得让100军撤退时有个后路,不然他不去担任掩护任务;63军军长陈章说,他要带着自己的部队去窑湾渡河。来自不同派系的军长们从各自利益出发,把黄百韬弄得不知所措,于是架桥的事竟然不了了之。
运河铁桥
去窑湾渡河的63军遭到了华野1纵的「半渡而击」,经三天激战,63军两个师五个团全军覆没。发誓要让63军「一战成名天下知」的军长陈章身中数弹,死在了渡河的途中。
全军覆没的命运不可改变
当黄百韬的兵团部在8号这天渡过运河时,李弥的第十三兵团正集结于碾庄圩西南方向的八义集。心急如焚的黄百韬当即乘吉普车前去会见李弥,恳求他不要过早地向徐州撤退。
第三绥靖区何基沣、张克侠在当天的战场起义,给黄百韬的右翼造成无法弥补的缺口,但此时的他也并非死路一条,如果有李弥兵团的有力接应,留给华野部队穿插合围的缝隙并不大,7兵团退回徐州的道路依然通畅。
华野主力向黄兵团发起追击
李弥坚持迅速撤回徐州是「剿总」的命令,因为刘峙至今依然坚持认为共军对黄兵团的围攻是佯攻,真正的目标是徐州。这让黄百韬百思不得其解。
不顾黄百韬的苦苦哀求,李弥终究还是撤走了,这等于在黄兵团的左翼又敞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华野13纵就是从这个缺口强行楔入,向固守曹八集的100军44师发起猛攻。
曹八集是通往徐州的必经之路,是决定7兵团命运的生死之地。在西撤路上一直担任掩护任务而损失惨重的44师遭到华野13纵异常猛烈的攻击。师长刘声鹤认为自己完全是在给黄百韬当牺牲品,当华野官兵冲进他的指挥所时,万念俱灰的他举**自尽。
淮海战役中的国民党军官兵
曹八集失守,通往徐州的路彻底断了。黄百韬立即召集会议,主张迅速反击大许家和曹八集。各军长都表示,无论如何要靠近徐州,多走一里算一里。64军军长刘镇湘表示反对。
推荐阅读
- 中国|全民做电商、送外卖、做抖音,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未来?
- 月嫂|三大高薪又缺人的职业,曾经被年轻人抛弃,如今再度高薪翻红
- hhb酒吧|去了马云开的酒吧后,我终于明白贫穷限制了一个人的想象!
- 人工费|同一箱牛奶网上卖25,为何实体店却要50看内行人的说法
- 点燃虚拟人的,不是元宇宙
- 李俊|抖音快手现象级刷屏,「男人的爱好」撑起一个金矿
- 硕士|硕士毕业四十岁下岗,转行开滴滴,普通人的痛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 国产品牌|买羽绒服,选择网购还是线下实体店?听听过来人的经验,别被坑了
- 数字|异乡人的“城市映像”:品味数字生活“杭州味道”
- 李乔昕|异乡人的“城市映像”:品味数字生活“杭州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