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手术式”分析用户需求( 二 )
这一步可以参照KANO模型来进行优先级划分。
2. 微观:具体实现步骤1.确定用户范围。世界上的用户太多,我们要寻找某一类用户进行精准定位:这类用户都有共同的需求,且这个需求可以被我们的产品满足。
2.确定目标用户数量。这一步很重要,会影响到我们的设计方案。
例如:我做出行类的产品,如果我的目标用户只有100人,那么我只需要考虑飞机的方式;但如果我的目标用户是100万人,就需要考虑火车、轮船、客运一起上。
3.了解用户画像。确定了用户数量后,我们就要开始了解这些用户了。制定用户画像,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用户画像要精确到年龄、性别、职业、地区这类层次,将用户变成我们熟悉的人,甚至是朋友。也可以问问自己身边有没有这类人,如果有,找他们询问意见。
4.分析使用场景。完成用户画像后分析用户使用场景,因为即使是同一个用户,不同场景下需求也是不同的,需求与场景密不可分。我做出行类的产品,当用户事态紧急时,我们使用飞机完成他的需求;当用户想实惠时,我们用火车完成他的需求。
5.制定产品主要功能。如果说1-4步都是用户维度,那么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根据结论来制定相关功能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把需求池转化为功能清单。
6.对需求分析结果进行汇总,并召开需求评审会议,广泛采集参与项目各方人员的意见,最终锁死需求和功能。
四、不忘初心其实分析需求这一步骤隐藏下的本质内涵还是产品经理的逻辑思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专注于“敏捷开发”这类新兴方法论,虽然很炫酷,符合现代互联网人的特征,但也许忽略了最基础的逻辑性,到分析需求的时候就会说:感觉这个功能很对用户的胃口,于是就跳过去了。这是十分危险的,产品经理不能凭感觉,就像医生治病一样,不能以“吃药”带过,必要时要以“手术”对病魔进行精准打击,这是规则和底线。
最后,希望大家不忘初心:解决用户问题。永远不要把一件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本文由 @雨落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画像|“手术式”分析用户需求】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