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房|“不翻车”的虚拟艺人,会成为一门好生意吗?
作者/绵绵冰
编辑/阿笔
关于劣迹艺人、饭圈净化的行动,仍在继续。
昨天,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
1、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
2、坚决反对唯流量论
【 塌房|“不翻车”的虚拟艺人,会成为一门好生意吗?】3、坚决抵制泛娱乐化
4、坚决抵制高价片酬
5、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管理
6、开展专业权威文艺评论
7、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8、切实履行管理职责
在此之前,“明星塌房”事件频发,各大平台纷纷撤出明星相关榜单话题,“饭圈”治理的力度可谓前所未有。一方面,演艺圈生态重塑已经成为当前的娱乐主题;另一方面,行业在需要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也会诞生新的需求缺口。
先来看两组数据:
《2019年虚拟偶像观察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4.9亿,有3.9亿人正在(已在)关注虚拟行业,目前这一数据仍在持续增长中;此外,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虚拟艺人市场规模约5.08亿元,其中,演出收入0.62亿元、版权收入1.42亿元、产品收入则高达3.04亿元。商业价值潜力可见一斑。
基于娱乐时局大背景之下,可以明确的是。其一,虚拟艺人具有“抗塌房系数高”的相对优势,更符合社会对艺人道德层面的要求;其二,原本就拥有一定用户基数的虚拟形象市场,接下来,不论是用户增量还是商业变现,均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其三,随着平台的助推,这个“虚拟”的行业与现实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
诚然,受年轻人喜爱的虚拟艺人逐渐进入大众视野。那么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人设稳定性较强、粉丝生态趋于良性的虚拟艺人经济,会成为一门好生意吗?
明星接连塌房,虚拟艺人的优势再次浮出水面
“来,转身给大家看看。”
《夏日合唱promax》的舞台上虚拟艺人七海Nana7mi一边说话,一边指挥身边的虚拟艺人转身,跟着说话音,七海的红色卷发随着动作微微摆动,满屏弹幕也在跟随主持控场的节奏进行互动。
8月28日在B站,这场全部由虚拟艺人组成的线上演唱会,不夸张地说,颠覆了娱sir对虚拟艺人的刻板印象,原本认为虚拟艺人只能在个人化的直播场景出现,但晚会展现出的技术力、虚拟艺人的表现力,高于市场上的大部分女团演出。
文章插图
当晚琉绮Ruki、艾因Eine、七海Nana7mi等14位VUP先后登台,人气峰值一度达到607万;14位虚拟艺人同台表演的《梦幻岛》,创下国内虚拟艺人实时同台人数最多的记录。
14位“虚拟艺人”并非完全的虚拟产物,而是在虚拟形象下,由真实存在的“中之人”(虚拟艺人背后的真人声优)扮演的艺人,他们有着固定的人设与形象,同时能实时地跟粉丝进行互动。
晚会较好地体现了一个虚拟艺人的特征,因为某位虚拟艺人而粉上其他虚拟艺人的情况并不少见。如琉琦Ruki和雪绘Yukie现场大玩的“复婚”梗,这种小姐妹的情谊和女团动辄宫斗的印象形成鲜明反差。这种特色与B站对虚拟主播企划VirtuaReal的运营一直强调的“家庭感”和“集体感”有关。
文章插图
背后折射出来的一套优势在于,虚拟艺人粉丝内部较为和谐,不会像真人偶像饭圈被数据流量裹挟之后,放任粉丝互撕、控评、拉踩等恶性行为。一个健康的粉丝生态,更有利于虚拟艺人这个行业发展得更稳健、更长远。
在娱sir看来,“中之人”的存在为虚拟艺人赋予了灵魂,但并不代表“中之人”本人就能同虚拟艺人画上等号,相反,圈内默认的文化规则是,中之人和角色形象要分开来看。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为虚拟艺人人设稳定性筑起了一道防火墙,夯实其“相对不塌房”的核心优势。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