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小众圈子正在占领市场?12个字浅析中国特色营销5.0时代
编辑导读:元气森林、汉服、泡泡玛特……这些以往属于年轻人的小圈子似乎正在不知不觉“渗透”进大众生活的边边角角,但年轻人进入市场后,大批名不经传的国产新品牌爆发出巨大能量,逐步取代外企并在中国年轻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作者对此展开了分析,与你分享。
文章插图
这两三年,进到商场五彩斑斓的盲盒遍地都是,泡泡玛特的巨大招牌往往伫立在最显眼的铺位;等到逛累了刷刷手机,元气森林的广告铺天盖地;吃饱喝足坐上地铁,身着或Lolita或汉服的女生可能端着奶茶站在你身边……以往属于年轻人的小圈子似乎正在不知不觉“渗透”进大众生活的边边角角。
如果你注意到了,恭喜你,这并不是幻觉,反而是机遇。
随着Z世代(95~00后出生在信息时代的人群)全部步入20代成为2C市场主力人群,消费市场肉眼可见地正在经历着罕见的“超新星爆发”——大批名不经传的国产新品牌爆发出巨大能量,逐步取代外企并在中国年轻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些“超新星”品牌凭借着契合时代的营销手段,有的已经成功上岸,有的离上市仅一步之遥,谁不羡慕?谁不想跟着搭上这一趟快车?
现代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先生的中国咨询团队洞察了这一中国式营销模式的转变,基于老先生的营销5.0理论,结合国情、联系本土品牌营销与发展的成功案例,攥写了数字化时代的营销宝典——《超新星白皮书》。
书是好书,可惜近百页的干货,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的营销人大约没空通篇阅读。
因此贴心的小编为大家代劳,总结出了4种时下流行营销模板“定品类”、“塑品牌”、“广传播”、“DTC”,啃透这4个模块,再根据自身产品及企业定位进行合理排列组合,就是抓住了Z世代的营销金钥匙。
一、定品类:从拥有真实需求和市场空间的垂直细分品类切入。案例分析:元气森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猝死事件的频发,我国年轻人健康意识逐渐增强。打上“健康”、“减肥”、“养生”等标签的商品,如燕麦、轻食、低脂欧包等产品纷纷赚取了“健康红利”占据海量年轻人市场。与此同时,“健康重灾区”的饮料界却缺乏一款脱颖而出的产品,尽管诸如“零度可乐”等产品已面世已久却由于宣传时期较早,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元气森林便是发现了饮料行业这一真实需求和空缺,着重宣传“0糖0脂0卡”,捉住了年轻人“喝饮料无压力”的心理,并且融入了Z世代的“健康文化”,得以率先占据新时代饮料市场的主导地位,成为2020年的黑马。
二、塑品牌:从0到1打造IP化的超级品牌案例分析:泡泡玛特
相信在2021年很少有人没听说过泡泡玛特,作为国内近年来最成功的上市潮玩企业,泡泡玛特的门面几乎遍布各大商场。2017年,它的净利润仅160万,2018年就已飙升到9950万,2019年连翻3倍达到4.51亿元,总毛利率高达65.8%。
在如此彪悍的实绩面前,谁又能想起它曾经是家连续亏损三年的玩具代理公司呢?
促使其成功的主要有两点:一是之前提到的“定品类”帮助它在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二便是“塑品牌”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市场占有率,使其真正具备了上市的资本。
泡泡玛特借助其93个IP(2019年数据),包含Molly、Skull Panda、Dimoo等爆款,覆盖了从可爱风到小众艺术风大部分的潮玩市场,成功扩大将其受众范围,抢占了市场60%的份额,实现了几年来业绩的持续翻倍。
其实“多元化IP战术”并不罕见,阿里巴巴、小米等尖端企业也擅长并乐于使用多元IP打造企业生态,然而相对其优势,多IP给营销人带来的最大困扰必然是宣传资料的混乱。
推荐阅读
- 商家|揭晓电商圈子神技,9.9包邮宝贝背后到底如何致富,结局出人意外
- clv|如何选择小众赛道?先对消费者进行价值评估
- 付费|小众播客,“声”意难做?
- 小众|快手电商生态日益丰富成熟 小众行业增速爆发近100%
- 快递业务|邮局的快递业务,被三通一达等公司大量占领,为何还能经营下去
- 服饰|小众文化加速破圈,“三坑”想要成为下一个潮玩市场还缺什么?
- 拼多多|谁在占领县城,比拼多多更方便?
- 家居|谁在占领县城,比拼多多更方便?
- 进口商品|小众宝藏、大牌经典......进博会哪类进口商品最受青睐?
- 武汉轻工大学|专注小众赛道 “小而美”企业不愁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