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快被遗忘的 Clubhouse 的一生


d快被遗忘的 Clubhouse 的一生
文章插图
图源:图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Yourseeker(ID:yourseeker2018),作者西昻翔,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Clubhouse 是近年来的社交新星,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其估值从 1 亿美元(2020/05)飙升至 40 亿美元(2021/04)。
名人的疯狂涌入(如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曾吸引来大量围观。但据 Sensor Tower 数据,其月下载量在达到 960 万峰值(2021/02)后,又迅速暴跌至 92 万次(2021/04),跌幅超过 90%。
它不是没想过自救。2021 年 5 月、6 月,得益于在印度上线以及 Android 版本的推出,Clubhouse 开始缓慢复苏:
d快被遗忘的 Clubhouse 的一生
文章插图
但没过多久,这两次复苏宣告无效。2021 年 7 月,Clubhouse 正式取消邀请机制,面向所有人开放。
本文想就 Clubhouse 展开一些较为新鲜的讨论。包括其创始人的个人经历,这款产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趣生态,炒作给它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以及站在更长的时间维度看 Clubhouse 究竟有何意义。
Clubhouse 创始人其人其事
Paul Davison 可能注定要走上创业这条路。他本科就读于斯坦福商学院,毕业后加入贝恩咨询,在 2007 年获得 MBA 学位后,Davison 加入了 Metaweb——一家希望通过信息数据库改变世界的创业公司。
这个公司于 2010 年被 Google 收购,而 Davison 选择在 Metaweb 投资者之一 Benchmark 担任 EIR(驻地企业家)。自那时起他有了和日后陌陌唐岩相似的主意:借助智能手机的定位,将附近的人联系在一起。
Davison 的第一个实践产物叫 Highlight。它可以跟踪用户定位,并向他们显示附近有相似兴趣的人的个人资料。
2012 年春,正值 32 岁的 Davison 瞅准了 South by Southwest(西南偏南)艺术节这个时机。
【 d快被遗忘的 Clubhouse 的一生】这个早与互联网结下不解之缘的盛大节日,每年都会引来大量 20 多岁的年轻人,后者曾催化诸如 Twitter 等社交产品的大爆发。Davison 希望 Highlight 也可以复刻 Twitter 当年的奇迹。
为了推广它,Davison 找来大量年轻人,让他们在艺术节期间到市区各地闲逛,身穿带有 Highlight 标志的白色高领毛衣,并且手把手教会这个城市的年轻人如何使用这款新产品。
在德克萨斯州的那一个多周时间里,每个人都被疯狂安利,VC 们也为此准备了数百万美元的充足弹药。但很不幸,在不到一年时间里,Highlight 被大量用户认为过分侵入现实生活,逐渐销声匿迹。
2015 年,鉴于拍照产品(尤其是 Instagram)的迅速崛起,Davison 意识到此时推出一款照片分享产品可能是个好时机。这一次他选择校园这个场景作为切入点,并且针对学生用户做了大量访谈,于是有了 Roll 的诞生。但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由于定位不够清晰、和 Instagram 差异不够明显等因素,Roll 也宣告折戟。
至此,Davison 可能是有些消沉了。他在不久之后选择与 Dropbox CEO、Uber CEO 会面,讨论出售公司的可能性。
这笔交易最终找到的金主是 Pinterest,Davison 也顺势加入。但他很快发现,呆在一家大公司好像比创业失败还要痛苦。大约两年后,Davison 选择离开,并于 2019 年与老熟人 Rohan Seth 重新组队,一起打怪升级。
新公司的发展也并不顺利。以至于 Davison 和 Seth 后来在一篇公司博客中写道,他们决定让这家新公司在社交方向进行“最后一次尝试”。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本以为的“最后一次产品”叫,Clubhouse。
Clubhouse 的有趣生态当 Clubhouse 最初推出时,它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亲密的聊天场所。但是随着蜂拥而至的用户迅速突破 1000 万,许多人对如何使平台变得更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