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o|做不好VR,元宇宙连门都找不着( 二 )


众所周知,目前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但方向在哪儿?大家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人看好5G,但还在推广普及中;也有人看好人工智能、物联网,但商用落地也遥遥无期;还有人看好生物科技,或精益管理,等等。
现在看来,VR也颇受巨头的青睐。比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曾不止一次表示,他看好VR/AR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信心。马化腾也有类似的表达,“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如今,字节跳动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廖斯介绍,目前来说,VR还停留在视觉阶段,交互很差,尤其是对用户身体的物理反馈,比如被风吹过的感觉,或者碰撞的感觉等,都无法实现。此外,延迟、晕眩等问题,也无法彻底消除,这也让年轻人爱不起来。在廖斯看来,VR想要走进生活,并改变大家的娱乐方式,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VR不是一个新事物
VR作为一种数字体验,是通过眼镜、耳机、手套、紧身裤等设备模拟下,让用户沉浸在高度虚拟的环境中,从而有身临其境的体验。目前,市场上看到的VR设备主要是VR眼镜、耳机或者眼镜基础上叠加一些手柄。
VR不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概念,其拥有漫长、悠久的历史。
VR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1935年,美国科幻作家斯坦利·温鲍姆短篇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描绘了一种奇特的护目镜装置,用户戴上护目镜后,可以感知到包括触觉、嗅觉等多层次的全息、立体式体验。
此后三十多年,VR一直处于概念迭代阶段。比如,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伊万·萨瑟兰提出计算机图形、音频、导航、交互等叠加下,让用户完全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为后续VR行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968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伊凡·苏泽兰和他的学生创造了全球第一个虚拟现实设备,是一种“头戴式三维显示器”。1987年,VPL公司创始人杰伦·拉尼尔普及了“虚拟现实”的概念,他被人称之为VR虚拟现实之父。时间步入90年代,诸如SEGA、Virtual IO等公司试水推出VR眼镜。
“VR虽然发展较久,但真正引爆VR市场是事件是Facebook买下初创公司Oculus,可以这么说,国内VR行业的发展也是以这个事件为开端的。”VR从业者张敏对燃财经说。
pico|做不好VR,元宇宙连门都找不着
文章插图
图 / 《失控玩家》
另一位VR从业者李旭依然记得2016年时,国内VR行业火爆时的场景,“投资人整天追着VR行业的那几个头部公司,要投资、要合作。在2016年年底,最为密集的时候,可能一天就有一场关于VR新品的发布会。不仅仅是VR新品多如牛毛,各大商超开了很多VR线下体验店,VR市场野蛮生长。”
Facebook并购Oculus后,HTC也宣布全力投入VR产业和生态企业的发展,国内互联网企业乐视、暴风等也纷纷押注VR产业,或者通过资本方式入局VR领域,如阿里巴巴、腾讯、联想参与MagicLeap、Meta的融资。《互联网+影视产业研究专题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6年,VR企业数量增长了八倍,达到1600余家。
但VR的火爆如同昙花一现,不到一年时间VR就开始遇冷。
“到了2017年,很多头部VR公司,都没有人搭理了。”2017年初,张敏进入VR行业,但到了年底,张敏感觉VR行业有了明显颓势。
据企查查《近十年VR/AR赛道投融资大数据报告》披露,2011-2021年十年间,国内VR/AR融资多达411起,金额达102亿元。其中,2016年是融资最高峰,共计120起,金额达25亿元。此后VR/AR项目融资能力、金额数逐年下滑,2017年为77起,金额为17亿元;2018年为48起,金额超17亿元;2019年38起,金额15亿元;2020年18起,金额11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