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m|戴珂:续费,决定中国SaaS的未来( 二 )


  • 销售目的跑偏了
一般认为,销售员的目标就是成交;而对于订阅模式的SaaS销售,销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交易,而是找到可以长期服务的客户。
这就像是播种与收获的关系,而现实中的销售逻辑搞反了:销售的首要目的变成了收获,至于播种,销售员的目标中并没有这个任务。
  • 销售质量的问题
如果出现大量(比如说50%以上)到期或未到期的客户弃用,最直观的解释是客户“买错了”。如果是软件的话,用户可能会硬着头皮用下去;但是对于“租来”的SaaS,直接弃用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没有经验的销售员为了完成业绩,只要达到最低交易条件就会全力成交。这种产品功能式的销售结果,常常离着客户原本的期望值差得很远,或者说没有卖出产品的业务价值。
同一个SaaS能卖50万,也可能只卖5万。这并不是前者忽悠能力强,客户又不傻,这只能说明前者匹配了客户的期望而卖出了价值,而后者是勉强低价成交。
前者的销售质量高,播下了高质量客户的种子;后者还谈不上销售质量,只是随便播下了一个种子,能否成活听天由命。
这不是说赚多少钱的问题,而是低质量的销售产生了低质量的客户;低质量客户过多,就有绝收的可能。
一家客户能否成为持续续费的客户,其实在销售时就决定了。
  • 渠道代理问题
渠道代理是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销售业绩的有效措施。但是,如果渠道管理和培训不到位,渠道和代理的销售质量,可能比直销会更差。
渠道只要能把东西卖出去,SaaS厂商乐得收益;另一方面,渠道在某种程度上,隔离了SaaS厂商与客户的服务关系。
这两个因素都可能会增加客户流失,从而降低续费率。
  • 服务问题
即使销售员成功地传递了SaaS的业务价值,从一个概念到产生实际业务效果,还是有很大距离的。这个问题在传统软件的长交付周期中得以解决,但是,SaaS不可能有那么长的交付周期,要想达到签约时约定的目标,就需要有其它形式的接续服务,帮助客户达到目标。
实际情况是,大部分SaaS公司都没有提供这种服务,或者是有名无实。客户因没有看到预期的效果,弃用也是自然的事。
你可能会问:不是还有CSM吗? CSM虽然熟悉自家产品,但对特定的客户需求和行业的理解,比销售高不了多少,况且CSM也是要考虑服务效率和服务成本的。
实际上,CSM的服务效果与销售质量正向相关。高质量的销售,需要CSM服务投入更少;而低质量销售所产生的“死马”,也很难被CSM医活。
  • 缺乏责任主体
既然客户流失问题显而易见,多数公司却没有可行的方法或制度来解决,这才是真正可怕的事。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客户流失或续费率降低,并没有真正影响到谁的利益,所以也不会有人主动解决。
【 csm|戴珂:续费,决定中国SaaS的未来】比如,销售的提成不会因此而减少(实际上可能还会增加);对CSM来说本来就是死马,医活了是水平,医不活也在情理中。
四、温水中的青蛙很多同学问过我:SaaS公司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抓续费率?
我的回答是:当然是在公司创立之前,就要想清楚这个问题,因为你玩儿的就是订阅业务。
受制于融资和投资人压力,不少SaaS公司也尝试改善续费率。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法是无效的。改善续费率,并不是简单粗暴地收费。
很多SaaS公司向Salesforce学习,建立了庞大CSM体系。公司又觉得花在CSM上的投资得有所收益,就把续费的KPI放到CSM头上。这就像是医生都没治好的病,却让护士去接着治,并负责收回医疗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