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唐粉的底线:大唐最大疆域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不能再加了

网络上有一个很搞笑的词,叫地图开疆,今天就借着讨论唐朝最大疆域面积,具体展开说一说 。先说一个史学界公认的结论,唐高宗时期1237万平方公里是普遍采纳的数据,而非1500或者1798万平方公里 。
唐朝|唐粉的底线:大唐最大疆域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不能再加了
文章图片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要特别注意时间问题,即便是唐高宗时期1237万平方公里的数据,维持时间也不长 。甚至在之后的武周时期还曾丢失了一部分领土,比如安西四镇等等 。尤其是东北地区的营州之战影响十分深远,使得这一带附近的区域,容易在直属州与羁縻州之间变动,甚至也有一度独立出去的 。比如天门岭之战之后,渤海国就独立了,变成有争议的领土 。
当然了军事力量完全退出羁縻州,才不算羁縻州 。所以到了唐玄宗时期,为了恢复往日的辉煌,唐玄宗一直致力于消除武周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在边镇大肆用兵,为的就是解决羁縻问题 。至于失去羁縻特征,还能不能纳入疆域范围,又涉及到第二个问题——藩属国了 。
唐朝|唐粉的底线:大唐最大疆域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不能再加了
文章图片

争议根源之二:藩属国
藩属国的底线是要向某个王朝的统治者称臣,这个不能变 。其在内政、外交、经济,甚至军事上,都受制于某个王朝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藩属国与殖民地含义不太相同,藩属国是能保有一定内政、外交、经济,甚至军事上的权力,范围要比羁縻州大 。而殖民地是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完全受制于人,实际地位比羁縻州、藩属国还低下 。
不过半殖民地国家有一部分可以算到藩属国里面,但藩属国不全是半殖民地 。原因在于殖民地的“殖”有派人过去的意思,藩属国不一定,可能最多只是派军队过去,也可能什么都不派 。比如西域诸国基本是属于藩属国的地位,唐朝的时候主要是派军队过去镇守,当地的统治实际还是由各藩属国的国王或者部落首领完成,所以算不到殖民地里面去,只能说是藩属国 。
唐朝|唐粉的底线:大唐最大疆域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不能再加了
文章图片

网上有一个唐朝最大疆域面积1500或者1798万平方公里说法,其实就是将吐蕃认为是藩属国,然后算进去了 。他们认为,唐太宗时期李世民曾册封吐蕃统治者松赞干布为西海郡王,吐蕃成为大唐的藩属国,所以将其纳入大唐疆域里面 。
但是大唐一来没有派兵过去镇守,二来也没有对吐蕃进行内政、外交、经济等方面的控制,实际是不能算成藩属国的 。而且文成公主和亲虽然带来了和平,但到了唐高宗时期大唐与吐蕃的关系又转为敌对了,实际是平行的关系,不是君臣关系,更不能算成藩属国了 。
1500或者1798万平方公里的说法,可能是加上了吐蕃这块面积,这个是不准确的,是真正的“地图开疆”行为 。吐蕃纳入领土范围,至少真正称得上藩属国至少得宋朝以后,尤其是元朝开始才比较符合严格的藩属国定义 。
【唐朝|唐粉的底线:大唐最大疆域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不能再加了】
唐朝|唐粉的底线:大唐最大疆域面积1237万平方公里,不能再加了
文章图片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地位与统治稳固的顺序是直属州大于羁縻州大于藩属国大于殖民地,直属州是基本盘,羁縻州是即将纳入的基本盘,藩属国称臣的诸侯国,殖民地是亡国了的诸侯国 。其中羁縻州到藩属国之间的转换,且可以重合,经常容易引起疆域争议 。比如前面讲的渤海国,还有高句丽、南诏国,在羁縻与藩属国之间摇摆,是否能纳入疆域范围容易引起争议,因为他们从羁縻州独立出去的时候,有时称臣符合藩属国的定义,有时反叛,又可能不能算进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