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大棋背后,产业互联网进入“第二加速度”( 二 )
“大公司会让你按照他的一套成熟的方法来做,但中小企业往往不知道怎么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及什么是最佳时间。”卫瓴科技CEO杨炯伟告诉产业家,卫瓴科技是面向SCRM赛道,其服务的大部分客户都是中小企业。
对于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需要两条线并行。即一方面需要企业本身有足够的实力和意愿来完成数字化转型,而另一方面也更需要越来越多的产业数字化服务商主动去服务中小企业,成为引路人。
疫情之后,尽管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趋势在被进一步加强。但本质的问题仍然存在,即硬性条件不达标,不论是服务商还是企业本身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这个微妙的节点里,需要一个自上而下的改变。
02 北交所,为产业互联网打地基如果说最近的“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等更多的是针对宏观和微观经济层面,那么北交所向外部传递出的则是企业运作的信号。
即对北交所成立的另一个解读是,市场正在重构中小微企业的主体地位,在固有的体量基础上,市场给予中小微企业越来越多“硬支持”。
在之前,尽管新三板就是为中小微企业而言,专门服务一些具备成长属性的企业,但由于本身营收等指标不达标,很难达到另外两板(沪深主板)的上市要求,固而部分优质企业的估值偏低。如今,随着北交所的成立,企业将会顺利实现上市,资本将会有更大的机会投向足够优质的中小型企业,企业的估值将更加合理。
此外,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随着北交所的成立,中国中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会被大大延长。同时,和之前兼具业务发展和产品打磨的战略不同的是,接下来更多中小微企业节奏会“放慢”,更多的精力将放在企业自身内功之上,以更好地完成数字化地基的打造。
【 北交所大棋背后,产业互联网进入“第二加速度”】这种信号传递出的不仅仅是资本和企业层面的动作,更是新的国家层面信号。即在上半场互联网主场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在重新回归细分产业,这种回归也更可以理解为重塑,即依托科技寻找中小微企业中的新标杆和新产业领路人。
如果说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一系列政策、模式都是适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那么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更多的产业地基将为产业内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发展便利。北交所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美国通胀压力随之激增,美股集体暴跌。两年之后,1975年,纳斯达克设置了第一套上市标准,对挂牌公司的总资产、股本及资本公积、公众持股数、股东数及做市商数量均提出了一定要求,这个事件标志着纳斯达克也真正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上市场所。
此后,苹果、微软、甲骨文、亚马逊等一系列早期由纳斯达克孵化出的中小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从那至今美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北交所的价值恰在于此。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如果想要实现第三次分配,“共同富裕”,除了固有的配套措施之外,更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引擎,即遍布中国的无数中小微企业。
唯有在产业上率先实现新的分配和准则,最终才能实现整个市场经济,乃至社会财富的重新流动。北交所恰是市场乃至国家推动这种流向的一种定调。
甚至可以预想,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以“北交所”为代表的诸多动作将会愈加频繁,通过经济、政策层面的助力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内循环的加速,真正发挥出“看不见的手”的价值。
前段时间,知名媒体人阑夕曾在文章中写道一句话,“互联网正在失去豁免权。”
言下之意即互联网行业本身已经不再是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那么新的增长动力在哪?如今的种种动作传递出来的声音是在产业,或者说在产业之中的众多中小微企业。
推荐阅读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江小白|腾讯被群嘲背后不只是一场全民娱乐这么简单
- 有才人|马云、黄峥、刘强东等电商大佬纷纷隐退,背后是什么信号?
- 商家|揭晓电商圈子神技,9.9包邮宝贝背后到底如何致富,结局出人意外
- 北交所|徐明:创新型中小企业不仅包括“专精特新”类型企业
- 黑天鹅|花呗背后“套路”被发现?年轻人陆续关闭花呗,原因已被找到
- 网易云音乐|年度账单:背后的6条底层思考
- 花呗|蚂蚁集团“暂缓”上市,背后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那马云呢?